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配制两个不同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组合,研究牡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7~14d,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诱导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缓慢下降,而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诱导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的外植体表现为缓慢上升;14d以后两种诱导培养基中外植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21d时达到峰值,接着下降;两种诱导培养基外植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培养到14d时达到峰值;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可溶性糖相似;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外植体POD活性在前28d一直下降,28d后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POD活性逐渐上升,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则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