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阐释城市道路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选取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西路与青州路十字信号控制交叉口,调查分析该交叉口原配时方案,发现该交叉口存在早、晚高峰现象,且信号配时不优.运用Synchro软件进行交通配时优化,得出信号配时方案,再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后该交叉口各个进口道的平均排队长度和延误时间均降低.将信号管制下交叉口范围内的碳排放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该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后早、晚高峰碳排放量分别降低21.47%和18.06%.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景区客运索道利弊影响、游客对客运索道整体认知、客运索道建设潜在需求以及客运索道利弊影响因素,探索客运索道建设优化措施,问卷调查福州鼓山、福清石竹山、三明麒麟山、深圳大侠谷客运索道及尚无客运索道的龙岩冠豸山,采用SPSS 19.0多元统计处理问卷结果。结果表明,景区以高学历青年游客为主,多数游客认可客运索道积极作用,乐观客运索道负面影响,满意所建客运索道,支持景区客运索道建设,景区客运索道建设潜在需求总体较高。以“绿色索道”为目标,景区客运索道建设需综合游览路线范围考虑能否节约旅游时间,因地制宜多元化外观设计提高本身观赏价值,基于景区环境承载量合理收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择伐强度对人工杉阔混交林土壤温度的影响,分别对人工杉阔混交林不同择伐强度(中度34.4%、强度51.2%和极强度69.5%)3 a后的林地土壤温度(深度0-20 cm)进行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度和强度择伐下,土壤温度升高范围为0.2-1.2℃,升高幅度在5.0%以内;极强度择伐下,土壤温度升高范围为1.3-3.3℃,升高幅度在5.3%-10.8%;林地土壤温度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0和5 cm的土壤温度升高幅度较大,尤其是极强度择伐。林地0-15 cm土壤温度与择伐强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林地20 cm土壤温度与择伐强度具有相关性但不显著;一元二次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土壤温度与择伐强度的关系。不同强度择伐3 a后,林地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符合指数方程,且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tata(Lamb.)Hook.)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强度择伐作业,分别为弱度12.9%、中度23.5%、强度46.1%和极强度64.6%,分析不同强度择伐5 a后对植被、土壤和凋落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采伐相比,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和断面积均随择伐强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增大;0~20 cm土层土壤密度、水分、孔隙状况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强度择伐下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总量均最大。综合比较得出,强度择伐5 a后林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效果较佳,更适宜南方山地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山地森林可持续经营,归纳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新进展,国内外采运作业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采运综合效益评价的新成果;针对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未能真正推广应用、无普遍适用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体系、无全面科学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的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适合山地森林作业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装备研发;加大指标评价,加强体系建立提出考虑生态的山地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的研究前景:择伐林地群落恢复研究、林地养分含量分析、择伐林分生长动态仿真与景观择伐空间结构分析等.而山地人工林未来应侧重研究基于分类功能的人工林生态采运技术、择伐空间的优化及可视化经营、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跟踪研究与环境友好木材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山地森林生态抚育间伐及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