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广西不同家系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以4个蒜头果家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情况和叶片光合生理特征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拟合光响应曲线并计算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有效光辐射为0~600μmol·m-2·s-1时,叶片实测净光合速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呈增加趋势;有效光辐射为600~1 000μmol·m-2·s-1时,趋于平稳;有效光辐射为1 200μmol·m-2·s-1时,FS8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有效光辐射为1 800μmol·m-2·s-1时,TL3、BM1和FS1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上升趋势,胞间二氧化浓度呈降低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趋于平稳。光响应曲线模型计算结果显示,4个家系实生幼苗光补偿点为6.170~44.556μmol·m-2·s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油用、药用优良的蒜头果单株,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巴马县、田林县和隆林县20个蒜头果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蒜头果单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脂肪酸成分含量,分析各性状之间及性状与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蒜头果单株种子进行综合评价,用聚类分析法研究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蒜头果单株的种子形态特征变异系数范围为7.63%~24.67%,干仁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69%~24.49%,种子重、仁重和含水率等种子形态特征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蒜头果出仁率和干仁含油率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干仁含油率随经度增加而增大,二十四碳烯酸含量随经度、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升高,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干仁含油率越大的种仁二十四碳烯酸含量越高,其他脂肪酸成分含量下降。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前5的单株中,LL2的种子形态特征比较突出,种子重和仁重最大; FS5、BM2、FS7和TL1的干仁含油率和二十四碳烯酸含量高,种子纵径较大,仁重较大,综合品质较优。另外,TL3出仁率(83.77%)最高,BM1干仁含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