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前我国林业资金投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于一身,其持续发展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林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的有效投入,如何解决林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林业经营的两种形式,即资产经营责任制和林业股份合作制,建议国有林区应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非国有林区应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选择,对合格会计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优化和培养过程、培养制度优化等方面,探讨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频 《农家顾问》2010,(4):31-32
不少投资者尤其是农民朋友对五花八门的广告缺乏识别真假的能力.以致受骗受损失。下面我们列出常见的虚假广告行骗方式.希望投资者提高警惕.避免不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当今世界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食物与有机原料的一项基础产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本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适应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需要,解决农业生产能耗增加、成本提高及环境破坏等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以生态型高效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运作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的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所谓生态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接受,即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由于以现代化高新技术为依托,因而不能认为它是自然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回归,从生态农业注重多要素平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特征看,它也是一种可持续农业。从生态农业所依循的理论和方法角度可将其定义为: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各业比例,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农业生态体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的基础是建立起完整、科学、高效的生态物质循环利用系统,而这种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来实现的。由于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调控及对产品的期望不同,因而可以在某种意义改变食物链的方向和长度,从而建立起物质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一个系统的产出(废弃物)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这样可以提高初级产品的转化利用效率,增加产品种类、产量和产值,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食物链加环技术,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控制食物链方向,使生物能量多级利用,有机废物再次循环,建立一个生产种类较多,食物链结构合理,能流、物流运动较快的生态经济系统。 1 几种常见的生态循环模式 1.1 作物、食用菌循环模式 利用大田作物的秸秆、谷物的糠麸、棉籽壳、甘蔗渣等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的菌丝体在生育过程中分泌的各种酶,又促进了有机质的分解。所产生的作物营养物质作为肥料施入土中,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和被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6.
胡频  王瑞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Z1):57-58,62
从高校专业课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出发,分析了目前专业课教材内容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专业课教材内容处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频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186-189
在阐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症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善高校学生评价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