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
2.
基于连云港灌南葡萄种植区年限2008—2017年17个观测站站点共20年逐旬、逐月、逐年温度、降水、日照资料;1:25万的连云港市基础地理背景数据,运用GIS将1:25万等高线数据转成高分辨率(100 m×100 m)的数字地形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层次分析法,通过结合葡萄主要生育期的气候条件,生育期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采取的防御措施,得出葡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GIS技术对葡萄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选取4月葡萄萌芽期气温、5月葡萄果树开花期降水量Rm、8月葡萄果实成熟期雨量值Rm作为灌南葡萄气候适宜性研究指标。经专家打分,权重系数分别为0.4、0.4、0.2。把这些指标分别分3个等级,分别是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确定葡萄商业性栽培的气候生态条件。区划结果表明,灌南县葡萄最适宜栽培气候区,包括中北部地区,主要有张店、北陈集、三口。次适宜区有孟兴庄、汤沟、李集。不适宜种植区新集部分、新安、花园、百禄等南部和东部地区。此研究方法可为连云港各类经济作物安全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