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主要栽培技术 要发挥培杂双七优质高产特性,就必须针对培杂双七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0多年来广东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成效,分析了广东绿色食品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不够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宣传力度不足、市场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不足、生态环境制约等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在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作用、优化绿色食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扩大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实施质量标准化体系以及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对广东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抓手。介绍了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出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目标任务,并自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的措施,以期使广东省的绿色食品步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红火蚁入侵广东省已17年,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红火蚁的发生面积、传播途径及分布区域,分析了红火蚁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协同,落实任务;植物检疫,监管执法;科学防控,确保实效;科学指导,宣传培训。”的防控对策,以期对广东及其他省份红火蚁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从应用基础到开发推广,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科研体系,正沿着由“三系法”到“两系法”,进而到“一系法”的构思进行,即由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走向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从而把杂交稻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我省的两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利用与研究工作,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在各级科研、生产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进展。 1 现状 1.1 两系杂交稻的科研攻关成果喜人   在不育系选育方面,选育出的不育系数量较多,质量也居国内外先进行列。表现出育性稳定、转换起点温度低、育性转换明显且生物形状优良的不育系有GD-1S、GD-7S、GD-8S、穗35S、N9S、D1S、HD3S N22S等,其中GD-1S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在强优组合的选育方面,已从过去单一利用培矮64S配组向利用多种不育系配组方向发展,至2000年已有培杂山青、培杂双七、培杂茂三、培杂67、培杂茂选、培杂粤马等6个组合先后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培杂双七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全省种植面积达15.67万hm2 ,已发展成为我省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当家组合。试种表现出有苗头可供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扩大种植的新组合有培杂南胜、粤杂122、培杂青珍等,这些新组合具有株型紧凑、产量较高、米质好、抗性强和熟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7.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122的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稻新组合博优122与广东省晚造主栽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博优903相比,除了具有相似的外观,食味品质和生育期特性外,还具有较高增产潜力,平均每667m^2产量达481.3kg,比博优903增产7.96%,达极显著水平,有较强稻瘟病抗性,经病虫测报站鉴定,博优122对广东省稻瘟病菌株全群抗比达94%,极显著强于博优90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