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品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导致病原菌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和产量。生姜茎基腐病是其中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目前现有的防治措施,存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从莱芜患病生姜植株中分离筛选病原菌,明确其分类种属和致病性特征。同时探究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外源物质对致病菌的防治效果和生姜植株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莱芜的发病生姜中分离筛选出7株不同的病原菌,研究结果共发现7株致病菌,分别是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proliferatum、Penicillium oxalic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Nigrospora oryzae、Fusarium solani、Globisporangium spinosum,其大致归属于镰刀菌和腐霉菌属。施用了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不同的外源物质,探究其防治效果。结果发现2种外源物质对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并且类黄酮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在20 g/L类黄酮的施用下对病原菌Globisporangium spinos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抑制率可达100%,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63.4%、64.0%、67.9%、70.8%、91.%。。在20g/L安石榴苷的施用处理下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Globisporangium spinos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27.8%、43.8%、100.0%、30.0%、23.3%、62.5%、83.3%。外源物质类黄酮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生姜植物体的防御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防御基因(PAL、GLU、REF、HMGS、WRKY8)表达,在48h下,不同浓度(20 g/L、10 g/L)类黄酮处理的姜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发现PAL、GLU、WRKY8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处理下的生姜植株抗病性显著增强,利用类黄酮来防治生姜病害可成为化学农药的一种替代品。  相似文献   
2.
耐密性玉米冠层结构对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华美1号和郑单958为材料,以1.5万株为梯度,共设置12个密度处理,种植密度自1.5万株/hm~2增至18万株/hm~2,研究探讨高产高效春玉米的冠层结构特征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华美1号在12.0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15 912.8 kg/hm~2;郑单958在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3 685.9 kg/hm~2。在适当高的种植密度内(华美1号为9.0万~13.5万株/hm~2,郑单958为6.0万~9.0万株/hm~2),华美1号吐丝期最大LAI达4.19~5.30,群体穗位层透光率达17.57%~23.79%;郑单958吐丝期最大LAI达4.71~6.54,群体穗位层透光率达17.77%~23.66%。冠层内透光率、叶夹角、茎粗、叶片厚度、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随密度增加而不同程度下降。华美1号穗位层及穗位层以上LAI占全株叶面积比例高,叶片小而厚,穗位层透光率好,各项冠层指标不同程度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