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研究就基因枪法转化棉花胚性愈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4 D在愈伤启动阶段很重要,而在胚性愈伤诱导阶段要尽量少加或不加,IAA的浓度比KT低时,有利于胚性愈伤的产生。胚性愈伤的表观状态、轰击次数和轰击距离是基因枪转化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GUS基因在棉花胚性愈伤中的瞬间表达证明,在轰击前4h,轰击后16h采用0.3mol·L 1的甘露醇做渗透处理,轰击距离9cm,轰击次数2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分别能利用苯胺和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降解的第一个中间产物均为邻苯二酚,随后裂解为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PCR方法克隆到苯胺高效降解菌AD9的苯胺双加氧酶基因,并构建表达苯胺双加氧酶的广宿主质粒载体pVD,通过三亲接合,导入到AD9和PHEA-2中。对两种重组菌中苯胺双氧酶基因的表达及苯胺降解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的拷贝数可以提高野生型AD9的苯胺降解速率,同时该基因的表达使PHEA-2菌获得苯瞎隆觎能寸1.  相似文献   
3.
棉花基因枪茎尖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棉花茎尖轰击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因枪茎尖转化体系,使抗性转化率达到4.7%~9.4%,转化周期缩短至2~3个月,改进了抗性筛选程序,建立了4次筛选法,获得91株抗生素抗性植株;同时对部分植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尖的轰击状态与抗性筛选程序对转化周期与转化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