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症结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之也给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首先从环境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四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在第二部分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四个方面等分析了西部生态危机症结所在;最后得出结论,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开发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青藏高原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并对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青藏高原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并对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早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概念。而在传统农业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这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对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的。今天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因此,如何在转型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在此过程中解决好转型时期的农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