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我校农业试验站的玉米根系上,分离获得一批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对其中794菌株进行了鉴定及联合固氮特性的研究。794菌株的主要特点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菌体内含有许多类脂小粒,单极单生鞭毛。在无氮的苹果酸盐培养基上生长7—9天,出现螺旋状菌体。最适生长与固氮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5—7.0。在3%NaCl中不生长。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为正反应;V.P.反应以及吲哚反应为负反应。在玉米的根系上能形成联合固氮。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产脂螺菌(Spirillum lipoferum Beijerinck)。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羊草根系及根茎的固氮作用,结果表明,羊草的根及根茎均具有固氮作用,并且根茎的固氮活性和固氮菌数,均明显高于根。在羊草的不同生长时期中,观察到后花期和蜡熟期的根及根茎的固氮活性、根及根茎的表面和内部的固氮菌数,均高于抽穗期和果后营养期。在根际的固氮效应上,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76年,我们作了在轻碱地施入玉米秸后,土壤微生物变动情况的研究。观察到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均有显著增加,霉菌也略有增高。同时,还观察到土壤养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玉米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土壤pH无显著变化。 正如所知,施入土壤中的秸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机酸,而有机酸产生的多寡受很多因素影响。藤井等人的试验表明,在旱田情况下施入稻草(粉末)分解产生的有机酸量不多,  相似文献   
5.
很多研究表明,许多禾本科作物和牧草的根际、根表面以及根组织内存在固氮微生物,所谓保持着联合共生关系,称为联合共生固氮作用。自70年代初巴西学者Dobereiner发现一些固氮细菌与野生禾本科植物的根系进行联合固氮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很多工作,相继报道了固氮微生物同禾本科作物玉米、谷子、高梁、小麦、水稻以及禾本科牧草等根系的联合固氮。我们对羊草的根系联合固氮情况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风干种子经γ-射线辐照后,再用咖啡因溶液处理,降低了M_1代苗高、成株率和孕性;增加了M_1代幼苗叶绿素缺失频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提高了M_2代叶绿素、熟期和孕性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膜作用试药——氯丙嗪(chlorpromazine),在氮气条件下,处理经~(60)Co-γ射线照射的大麦干种子。剂量为0,26.1和32.6krad。氯丙嗪溶液浓变为:0和2mM。试验结果表明:氯丙嗪能加重大麦的辐射损伤和提高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