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蚕丝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提高蚕丝业与其它经济作物的竞争能力,使其可持续稳定发展,除价格因素外,进行省力化的栽桑养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大蚕期条桑收获养蚕,具有省工省力、保持叶质新鲜、增加桑叶利用率、提高蚕茧产量质量等优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一环.但秋季条桑收获的时期过早或方法不当则易导致秋季桑芽萌发,消耗树体养分,冬季遭受冻害,影响次年春叶产量.若收获过迟,则由于叶片老化,黄落叶多影响秋叶产量.为此于1998~2000年对桑树秋季条桑收获适期和形式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使中国的真丝绸缎、刺绣珍品和其它名贵产品经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一些名贵物品也进人中国;丝绸之路也增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往来,丰富了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丝绸之路的兴起、兴旺及其萧条的过程就是中国蚕丝绸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我  相似文献   
3.
桑树春季光合速率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桑树品种育71-1春季的光合特性的研究发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是在上午9:30和下午的3:30;净光合速率的月变化规律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几乎一致,说明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是直接作用因子;在生理生态因子对桑树光合变化的影响中,叶温既是生理的主导因子,又是生态的主导因子,在栽培上若能有效地调控叶温,将对桑树光合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桑树品种育71-1春季的光合特性的研究发现: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是在上午9:30和下午的3:30;净光合速率的月变化规律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几乎一致,说明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是直接作用因子;在生理生态因子对桑树光合变化的影响中,叶温既是生理的主导因子,又是生态的主导因子,在栽培上若能有效地调控叶温,将对桑树光合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肖龙云  程嘉翎  王俊  王春华 《蚕业科学》2010,36(6):1047-1051
为了探究氟化物对家蚕的毒理作用,通过给家蚕5龄期幼虫添食NaF,检测氟化物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脂质过氧化物质丙二醛(MDA)、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正常家蚕幼虫和氟化物中毒家蚕幼虫血淋巴中的MDA含量在5龄期均逐渐下降,但氟化物中毒家蚕的MDA平均浓度比正常家蚕升高了83.77%;GSH含量变化趋势为5龄第1天和第5天较高,第3天较低,但氟化物中毒家蚕5龄期的GSH浓度平均比正常家蚕下降了47.81%;氟化物中毒家蚕5龄期的GSH-Px和GST的平均活性分别比正常家蚕升高63.49%、39.22%,5龄第3天达到最高峰,5龄第1天和第5天较弱。初步分析认为家蚕幼虫血淋巴中MDA和GSH的含量变化以及GSH-Px和GST的活性变化,与家蚕氟化物中毒后体内氧自由基含量上升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家蚕氟化物中毒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保持树势,增加桑树产叶量,同时为减少采叶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春蚕期重剪梢,夏蚕期截条收获,中秋蚕改春出扦为秋出扦,实行全年条桑收获法。试验结果表明,晋南蚕区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19.2%~21.1%,晋东南蚕区增产14.4%~15.4%,采叶功效提高了40.5%。  相似文献   
6.
宁夏回族自治区栽植的桑树大都是从江、浙引进的湖桑品种(湖桑32号),翌春桑树"抽干"严重,干枯率达60%以上,甚至地上部分干枯而不能养成丰产性树型.桑树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667m2产茧仅20kg,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所以春季桑树"抽干"成为桑园栽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年饲养春蚕、早秋蚕与晚秋蚕,而晚秋蚕的饲养量约占总量的2/3,养蚕仍片叶育,费工,劳动强度大.春季农忙劳力紧张,桑树的春伐受到影响.本试验采用桑树秋季剪伐,使秋伐后桑芽不再萌发,并结合条桑收获养蚕--条桑斜面一日二回育试验,旨在减轻或防御春季桑树"抽干",达到养蚕省力化,为宁夏蚕桑生产高效益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桑园害虫朱砂叶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是多食性主要农业害螨之一,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是近似种,寄主包括桑树在内的100多种植物。该螨可行孤雌生殖,由于被一类细胞质遗传的细菌Wolbachia寄生,种群雌雄比例严重偏斜。该螨个体小、发育快,对化学杀螨(虫)剂极易产生抗药性,故防治困难,而且桑园化学防治又危及家蚕的安全。对朱砂叶螨的分类、形态、行为、生态和防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对桑园朱砂叶螨的防治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冬季的桑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嘉翎  陈锡潮 《中国蚕业》2009,30(4):111-112
1桑树休眠期的生理特性 1.1桑树生长周期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从萌芽到衰老枯死,要经历很长时期,如西藏林芝县尼洋河畔的老桑树,树龄已长达1600年以上。但栽培的桑树,由于采伐枝叶和株间竞争等原因,一般生长寿命,只有几年或几十年。桑树的生长,可分为生命生长周期和年生长周期。生命生长周期经历幼龄期、成林期和衰老期3个生长阶段;年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2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丝绸及丝绸制品成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需品.随着蚕桑技术的西传,新疆地区的高昌、龟兹、疏勒等地的丝织业逐渐兴起,著名的如"龟兹锦"、"高昌锦"、"疏勒锦",甚至在一些地方蚕丝及其制品被列为向中央王朝交纳贡赋之首.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疆的蚕桑业一直在缓慢地发展着,到了清朝后期由于社会动荡,社会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直到清末新疆建省后蚕桑业才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用自助法统计推断炔螨特对桑树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助法(Bootstrap method)对炔螨特(propargite)防治桑树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效果进行了统计推断。将4个试验点获得的田间防治效果数据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后,采用1000次自助法再抽样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243.33mg/L有效质量浓度处理的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78.37%、86.03%和86.36%,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78.21%~78.52%、85.83%~86.24%和86.16%~86.55%;365.00mg/L处理的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88.14%、91.90%和91.23%,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88.01%~88.27%、91.78%~92.02%和91.09%~91.38%;486.67mg/L处理第1、3、7天,田间防治效果的点估计分别为92.82%、95.70%和95.11%,相应的置信区间估计依次为92.72%~92.93%、95.64%~95.76%和95.01%~95.20%。以上述的点估计为测试点,对各浓度处理后的不同天数的防治效果进行游程检测(Monte carlo Sig方法),随机性显著(p>0.05)。通过Tamhane方法、Dunnett T3方法和Games-Howell方法对上述各处理的不同天数后的防治效果进行统计检测表明:炔螨特对桑园中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在防治后第3天达到高峰(p>0.05),至第7天,243.33mg/L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持平(p<0.0000);而365.00和486.67mg/L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呈下降趋势(p>0.05)。以上统计推断结果显示:73%炔螨特乳油对桑树朱砂叶螨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推荐使用的有效质量浓度为243.33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