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剖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存在的规划滞后、动力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农民利益保障不够等问题,深入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政策,提出了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完善挂钩规划体系、丰富挂钩内涵、扩大挂钩范围、加强挂钩规划以及镇村布点规划协调、变挂钩政策先用后还为先拆后用和开展挂钩指标的市场化调剂等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诗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23-2025
以ArcView GIS、Excel和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将江苏省1996、2000、2004 3年的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经济发展数据和图形数据相结合,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6~2004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增长明显,净增加了205 066.8 hm2,年变化率为2.13%.其中,工矿用地年变化率速度最快,达9.22%;城镇用地年变化率为6.05%;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最小,年变化率为0.33%.城乡建设用地类型及其结构变化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和县(市)级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口、经济的增长,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村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对全省65个地域单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省65个地域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分值介于18.3~83.4,基本呈正态分布规律。全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南向北大致呈降低态势。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对比分析宜兴市8个样本村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用地扩展特征,进行探讨地形地貌、空间区位、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农村居民点规划与调控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崔开俊  石诗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06-7507
以MAPINFO、AUTOCAD和EXCEL等软件,采用空间叠置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南通市区建设用地扩展过程、结构及强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划分出中心区、主城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析了"四区"建设用地的特征。得出结论:南通市区土地利用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仍表现出粗放的经营方式;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与工业用地的结构不合理,需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特征;从主城区到外围区方向,土地利用强度呈递减态势。最后,对南通市区用地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江苏省宜兴市8个不同类型的行政村为研究样本,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宜兴市8个样点村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其当地的地形地貌、区位条件、人口和用地规模、产业和就业结构等区域条件关系密切.今后,该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