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LED单波长杀虫灯为研究对象,研究5个不同波长LED杀虫灯对玉米-大豆套作共生期害虫及其天敌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共生期主要害虫以鳞翅目草螟类(以桃蛀螟为主)、鞘翅目金龟类、半翅目叶蝉类和蝽类等为主,筛选获得395 nm、401 nm和405 nm波长LED杀虫灯对害虫防治效果好,且对天敌种群影响较小。同时发现,不同波长LED杀虫灯下主要害虫的诱集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为害特点,利用田间调查数据对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分布范围、受害作物种类、幼虫种群动态和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除阿坝州外的20个市州都有发生,重发区域集中在川东和攀西地区;受害作物以玉米为主,甘蔗、高粱、小麦和油菜零星受害;在攀西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观察到2个幼虫为害高峰,其余地区只有1个幼虫为害高峰;草地贪夜蛾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局部地区为周年繁殖区,其在四川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北川地处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是四川省发展高山绿色蔬菜最适宜产区之一.本文围绕北川高山蔬菜具有品质较好、错峰上市、特色品种多等特点,分析了农业产业调整新形势下北川高山绿色蔬菜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策,旨在为北川高山绿色蔬菜生产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且在这些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为我国优化农业产业结 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发展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和科学经验。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土地流转状况成效初显,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领域改善。未来各地要 基于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加强优质农业品种技术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6.
为评价油菜田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控害、增产效果,于2013—2016年在四川金堂开展了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田实施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区油菜结荚率、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较自然授粉加常规防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油菜单产提高11.81%~22.18%,出油率提高2.45%~5.33%,提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6月底-7月中旬在川西高原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研究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迁入种群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对丰富草地贪夜蛾迁飞生物学以及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对入侵川西高原的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月底-7月中旬川西高原查见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6月下旬-7月初迁入成虫繁殖而来。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迁入虫源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和缅甸北部。草地贪夜蛾可从虫源地随偏西-西南气流经1~3夜迁飞而来,有效迁飞高度为海拔3500~5350 m。降水、下沉气流和低温的综合作用可迫使草地贪夜蛾降落在川西高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变化背景下2019年四川省水稻螟虫、稻瘟病、“两迁”害虫、纹枯病和玉米螟、玉米粘虫、玉米纹枯病等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发生原因.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水稻二化螟、玉米螟虫等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夏季降雨有利于迁飞性害虫以及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同时,病虫害的发生还与稻草还田、免耕栽培等...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四川省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分别梳理了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面积,回顾了四川省经济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经济作物种植快速发展和服务相关重大战略实施的需要,提出从队伍建设、技术研究和经费保障三方面加强经济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剂量控制是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材料装置固体迷向丝和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期探讨新型材料和释放技术在害虫迷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在傍晚18:00―20:00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量占全天的93.7%,田间虫量监测以绿色粘胶诱捕器效果较好。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对梨小食心虫的平均诱蛾量为42.13头,平均蛀果率为2.64%,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新型材料固体迷向丝、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处理区平均诱蛾量分别为1.00头、5.31头,对成虫的迷向率分别为91.84%~100%、70.86%~98.25%,平均为97.96%、91.41%,平均蛀果率分别为0.81%、0.95%,在8月采果期的蛀果防治效果分别达85.79%、77.16%,防控持效期可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