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发展节水农业经验及其对西北干旱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干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总结国内外已有节水农业的经验,对西北干旱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借鉴意义。在概括总结国内外节水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经验对构建西北干旱区节水农业模式的启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雨养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加速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建立节水农业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开辟新水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10年经济与环境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从空间上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重视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3.
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思想基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环保行为的自觉程度。因此,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改善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息息相关,其中,认清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相关群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得分法来分析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这三个因素对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随年龄的增长有提高的趋势;男性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高于女性群体;环境意识水平随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环保行为与环保知识掌握程度、环境认知程度存在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视角出发,结合兰州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了影响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农村人均农业收入贡献率、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绿地面积率、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耕地有效灌溉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5.
以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结构、组成要素及系统功能,又对系统之间的冲突协调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主要的4个冲突与4个协调,并从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6.
田万慧 《甘肃农业》2005,(12):26-26
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宏伟目标。在这一目标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小康的衡量指标体系出发,对甘肃省靖远县小康建设的总体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找出靖远县小康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靖远县实现全面小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田万慧  王生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28-930,933
以甘肃省统计数据和3个典型贫困县的5镇、4乡,87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从分析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和特征.并提出促进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继续发挥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积极而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8.
周洁  田万慧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13-14,167
从分析金昌市农民增收问题的现状、特征出发,总结了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然后从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强化农民培训输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依托乡镇企业加大农转非的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均粮食产量、农业产投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要促进和实现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营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规律,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理应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这种特殊所在,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经济与环境两系统耦合协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始年1999年为起点,从时间序列上对西部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水平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加强,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且其区域内部差距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