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江西省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生产力回归模型法和生长过程法对林分尺度森林植被固碳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最大值法、光能利用率法和生长过程法三者间估算结果相近(P>0.05),分别为0.81~1.22、0.77~1.21和1.25~1.60 t· hm-2· a-1;生产力回归模型法估算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 P<0.05),估计值为4.15~4.93 t· hm-2· a-1。综合分析表明,生长过程法较适用于林分尺度上森林植被固碳潜力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凋落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对毛红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沙壤土和林地土两种不同的土壤条件,每种土壤条件下设置L15(15 g/盆)、L30(30 g/盆)、L60(60 g/盆)3个凋落叶添加水平,对照组(CK)不添加凋落叶L0(0 g/盆)。将各处理的凋落叶分别与1 kg林地土或沙壤土混合后装盆,播种毛红椿种子进行盆栽实验,分析不同的凋落叶含量可能对毛红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沙壤土中,高量的凋落叶(L60)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凋落叶分解100 d时,中量的凋落叶(L30)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高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的根长,中、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降低幼苗的生物量;凋落叶分解170 d时,低、中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低、中、高量的凋落叶均显著降低幼苗的地下部分生物量;(2)在林地土中,凋落叶有降低种子活力的趋势,但是影响不显著;凋落叶分解100 d时,高量的凋落叶显著降低幼苗的根长,中、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降低幼苗的生物量;凋落叶分解170 d时,高量的凋落叶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高量的凋落叶极显著增加幼苗的地下部分生物量;(3)综合凋落叶分解在2种土壤条件下的效应可见,毛红椿凋落叶对自身种子的发芽具有抑制作用,分解初期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也具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根部的抑制作用,且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对幼苗的光合作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毛红椿凋落叶在沙壤土中的自毒作用强于林地土。  相似文献   
3.
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在全球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关键生物气候因子,结果显示:整体上毛红椿全球潜在生态地理分布格局呈连续状,但在高分布区则呈斑块状分隔;造成这种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是最热季度平均降雨量494.79~1 504 mm、温度变化方差2 362.88~9 986.69和最冷月份最低温-10.35~10.44。毛红椿在我国的分布区连续性优于国外,其中最适的2个主要分布区分别为安徽和浙江的东南部,以及江西南部、福建和广东;国内基本与现有遗传性状较高的研究区域重合,宜列入优先保护的重点区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珍贵用材树种毛红椿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毛红椿资源、物种保护、生物生态学特性、良种选育、繁殖技术和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