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成本推动的视角出发,将能源放入一般均衡的框架,通过各种嵌套函数、税收和汇率转换等内在机理把价格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对能源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将该分析框架纳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能源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具有紧缩作用,其中煤电价格对经济增长的紧缩作用比石油大;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第二产业内部发生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变化,说明其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作用,而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对各产业的耗能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链的视角,构建了一套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分析了1995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趋势明显,但在不同阶段引起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差异较大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于德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于巴西与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中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较低,对能源的依赖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对钢铁产业的国内供给能力普遍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服务业对钢铁产业支撑作用下降,能源产业支撑作用微弱上升中国国内产业需求对钢铁产业的支撑作用收敛于发达国家,且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业需求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世界十大钢铁生产大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了这些国家1996年至2006年钢铁产业链各环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高,但中国钢铁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仍然很弱;俄罗斯钢铁产业受上游产业能源与资源的束缚最少;而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意大利严重受到上游产业的制约,印度、巴西、乌克兰和俄罗斯钢铁产业链下游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普遍较弱,而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则普遍较强。  相似文献   
4.
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发掘和研究,现代汉语史就是其中之一。现代汉语史的研究可以由此书获得以下的助益:确定某些形式或用法的产生时间、了解它们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启发相关的研究思路,此外,本书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运用实际,因此可以作为标准的现代汉语史语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引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刻画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多寡头垄断新格局;并通过将产业集中度指标CR10和古诺模型均衡解联系起来,实现了将产业集中度引入模型的目的.基于CR10设定了3个模拟场景,分析了这3个模拟场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钢铁产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钢铁产业集中度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初始集中度的大小有关.钢铁产业的利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但规模经济会随着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