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艺表演解说词是茶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舞台背景一同渲染茶艺表演意境、向观众传递茶艺表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境界.本文以多年来自主创作的茶艺表演参赛作品为例,从找准茶艺表演解说词的主题、搭建茶艺表演解说词的结构、完善茶艺表演解说词三个方面分析撰写思路和方法.撰写茶艺表演解说词时,做到主题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2.
玉米胚胎阶段杂种优势的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玉米从授粉到籽粒成熟期有无杂种优势的探讨》后,又做了单交种姊妹交去雄、姊妹交与杂交去雄等项对比试验,再次证明玉米杂交后胚胎阶段有杂种优势。玉米是典型异花授粉作物,杂交后父本的染色体不但参与双受精,而且控制胚和胚乳发育的基因同母本基因一齐发挥作用,表现出胚乳直感作用;即粒色的改变、千粒重增加等。不同单交种再杂交,胚胎阶段的优势有大有小,正反交的结果也有差异。所以在利用胚胎期杂种优势前,应先做优势鉴定试验,再采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实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产23.8%~34..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大垅双行栽培技术玉米大垅双行栽培适宜我县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盐碱地和低洼地应用,效果更好。(一)技术要点1.精细控地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钠盐、CaCl2、NaNO3、DTPA和EDTA作为萃取剂,用一步提取法萃取植物根际湿土壤,测定了萃取液中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的浓度。用一元回归分析法评价了使用不同萃取剂时轻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玉米根细胞壁吸附和跨膜吸收的轻稀土元素都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以用根中总稀土元素来预测生物可利用性。对于预测玉米根和叶中轻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不同的萃取剂有不同的效果: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钠盐以及DTPA萃取的轻稀土元素与玉米根中的相应元素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至少在0.10水平下显著相关),可以较好地预测玉米对轻稀土元素的吸收,中性盐类萃取剂CaCl2和NaNO3萃取的轻稀土元素和玉米叶中的相应元素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至少在0.10水平下显著相关),而EDTA萃取的轻稀土元素与玉米根或叶中的相应元素没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全田出现白穗,  相似文献   
6.
7.
乐都县下北山林场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生  马有国 《森林工程》2007,23(3):4-4,15
通过对1992~1999年期间抚育间伐效果的分析,并针对该场森林资源实际,提出了适宜间伐强度和间隔期,抚育间伐工作中应注意以森林经营方案和年度生产计划为依据搞好采伐作业设计,综合利用,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9.
正黑龙江省青冈县和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组建以来,秉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经营理念,积极争取各界投入,广泛吸纳农民带地入社,合作社经营管理逐步规范,作业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探索并实践了集管理服务、教育培训、土地集约经营、粮食烘干仓储、蔬菜育苗、棚室生产、农产品加工、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为全省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一大亮点。2013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五项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