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多种分离手段对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手段和与文献报道对比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hyrtiosin A(1),5-羟基-1H-吲哚-3-羧酸(2),11-hydroxy-12-(5-hydroxy-1H-indole-3-yl)-ethanone(3),Stevensine(4),Spongiacidin A(5),Oroidin(6),2-bromoaldisine(7),Aaptamine(8),demethylaaptamin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绵Pseudoceratina purpure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根据种子丸粒化的农艺要求,提出了丸粒化设备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设计原理:丸粒釜采用整体荸荠式,转速实现无级调速,功率为3kW,倾角0°~45°可调;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均采用水平振动输料器,实现均匀进出料;烘干采用电加热式低温热风干燥,出风口温度限定在60℃以内;供液采用电动高压无气泵,流量为0~1.5L/min可调,压力为0~18Mpa可调,喷头选用扇形实心雾喷头;控制系统设计为手动和自动2种模式;对油菜种子丸粒化的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模式下,每次喷液30s以上(供液量在60mL以上)、加粉超过20s(粉料质量在1.2kg以上)的工况时,油菜种子丸粒化质量较差;若每次喷液、加粉时间在12s以内(供液量在25mL以内,粉料质量在0.6kg以内)时,油菜种子的丸粒化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