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通过种间杂交,产生了栽培棉种间二元、三元和四元杂种。对各材料叶片横切面结构研究表明,草棉与亚洲棉为等面叶,陆地棉与海岛棉为背腹叶,而各多元杂种均表现为等面叶,这一结果可用于多元杂种的早期鉴定。对各材料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二倍体的二元杂种(亚洲棉×草棉)F1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个四体环,四倍体的二元杂种主要联会成26个二价体,而各多元杂种联会成大量的单价体和多价体。从而引起后期Ⅰ染色体分离混乱,并产生大量的异常四分体,造成多元余种的高度不育。  相似文献   
2.
原位杂交技术在麦类作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4个栽培棉种间叶片与花器组织解剖性状的异同及这些性状在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二倍体栽培种与2个四倍体栽培种叶片横切面构造之间有特征性差异,前者为近等面叶,后者为背腹叶。二倍体栽培棉种与四倍体栽培棉种间的杂种F_1表现为近等面叶,并近等面叶对背腹叶为显性。叶柄横切面构造观察表明,4个栽培棉种问除叶柄直径有明显差异外,其构造基本相似,每叶柄有4~5束维管束,平均直径约265~330μm。苞叶横切面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上、下表皮间为叶肉组织,4个栽培棉种问除苞叶厚度外基本近似。花柄的横切面构造观察表明,花柄内维管束的分布方式与叶柄截然不同,它是由平均直径约70~110μm的维管束沿花柄内径致密排列而成的,每花柄约有20~30束维管束,因棉种而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分子遗传学中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小麦-黑麦易位体和小麦-大麦附加系上的应用问题,对现代生物技术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研究了草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核型。各棉种的核型简式为:草棉,2n=2x=26=18m+4sm+4st(4SAT);亚洲棉,2n=2x=26=22m+2sm+2st(2sAT);陆地棉,2n=4x=52=28=22sm(2sAT)+2st(2SAT);海岛棉,2n=4x=52=28m+24sm(4SAT)。通过对4个栽培棉种核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棉的核型比亚洲棉对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棉属(Gossypium)不同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倍性的种间杂种及其加倍后代的28个材料的叶片气孔,测定了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的大小及其中叶绿粒数目.结果表明,不同染色体组间、不同棉种间和不同染色体倍性间在这些性状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总趋势是染色体倍性间>染色体组间>种间>种内.染色体倍性提高,气孔保卫细胞的大小及其中叶绿粒数目增加,而气孔器密度减小.认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中的叶绿粒计数配合保卫细胞大小和气孔器密度的测量,可以用于不同染色体倍性棉花植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棉属的两个二倍体栽培种——草棉和亚洲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史。它们具有陆地棉所缺乏的优良性状,为了把其优良性状转育给陆地棉,需进行不同染色体倍性间的种间杂交。由于二倍体棉种与四倍体棉种间染色体数目不平衡,必须首先对二倍体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