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讨不同抗性柑橘在与褐斑病菌互作过程中对柑橘链格孢毒素的响应差异,以抗病品种克里曼丁(Citrus clementina Hort. ex Tan. cv. Clementine)和感病品种丹西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Dancy)为材料,分别接种野生型产毒菌株Z7和毒素合成基因ACTT6双敲除突变体菌株ΔΔACTT6,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接种24 h和48 h后的叶片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比较2种柑橘对产毒和不产毒菌株侵染后的转录差异发现,2个品种的先天免疫通路(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反应和效应子触发的免疫反应)、病程相关蛋白、WRKY转录因子、次生代谢途径等基因均受产毒菌株诱导表达。在接种后期(48 h),产毒菌株主要激活感病品种的脂质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降解过程,说明其细胞完整性因毒素产生而遭到破坏;而抗病柑橘则主要富集解毒和茉莉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其中特异激活的多药及毒素化合物外排蛋白(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 protein, MATE)基因与其抵御褐斑病菌毒素的能力有关。本研究初步明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