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6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石泉县研究区678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微量营养元素(Fe2O3、Mn、Zn、Cu、Mo、B)的实测含量为对象,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Mn平均值低于区域背景值,但相差不大.趋势效应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粘膜在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保护好呼吸道粘膜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保护呼吸道粘膜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析如何处理好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农业和水利的生态屏障,担负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林业改革不同于一般行业.因此,在建立市场经济促进林业全面发展中应处理好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才能确保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阳信县是中国鸭梨之乡,每年4月上中旬鸭梨开花期,也是梨茎蜂出蛰危害梨树新梢盛期。由于梨茎蜂迁移性强,传统药物,人工捕捉成虫、剪除被害新梢等方法防治效果不理想,今年4月12日阳信县林业局在重点梨区进行了黄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试验,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一块长30cm、宽20cm的粘虫板3天粘虫量可达2000只左右。使用方法:在梨茎蜂出蛰危害梨树新梢初期即盛花期,将黄色双面粘虫板均匀悬挂于距地面1.5-2m的2-3年生枝条上,以板面东西方向为宜,一般每667m^2悬挂8块。  相似文献   
5.
黄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阳信县是中国鸭梨之乡,每年4月上中旬鸭梨开花期,也是梨茎蜂出蛰危害梨树新梢盛期.由于梨茎蜂迁移性强,传统药物、人工捕捉成虫、剪除被害新梢等方法防治效果不理想,今年4月12日阳信县林业局在重点梨区进行了黄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试验,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一块长30 cm、宽20 cm的粘虫板3天粘虫量可达2 000只左右.  相似文献   
6.
阳信鸭梨花期预测方法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7年,用数学公式法和物候法对阳信鸭梨花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除2002年公式法不吻合外,其余8 a(年)两种方法均与实际花期吻合.  相似文献   
7.
<正>杂粕的营养物质含量和利用效率与豆粕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要保证好的饲养效果,改善饲粮中杂粕的营养物质利用效果是关键。1多种杂粕合理搭配不同的饼粕代谢能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特别是氨基酸差异更大。如果将多种杂粕搭配,其营养含量会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8.
晨雨生物有机肥对大棚黄瓜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温室大棚试验,研究了晨雨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同等价格下,合理施用晨雨生物有机肥作基肥,大棚黄瓜公顷产量可达到93831kg,与等基质发酵肥料和有机无机配施相比,增产率分别为27.71%和17.47%,且黄瓜品质、植物学性状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由此可见,晨雨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优质高效肥料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一)呼吸道黏膜对鸡新城疫发生的影响呼吸道黏膜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异物,而且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中,免疫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主要方法,新城疫病毒主要是经过黏膜,特别是呼吸道黏膜而进入鸡体内的,如果黏膜损伤或没有进行局部免疫,鸡体的黏膜系统就会缺乏局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福建霞浦杨家溪榕枫公园和福州森林公园的枫香树叶部病害过程中,分离得到了6株形态特征有差异的炭疽菌,并采用形态特征与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形态特征包括菌落性状、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等;系统发育分析包括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TUB2)、肌动蛋白(AC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几丁质合成酶(CHS-1)5个基因。研究明确了这6个菌株可鉴定为炭疽菌的3个种,即胶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和热带炭疽菌C. tropicale,以及尖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松针炭疽菌C. fioriniae。经柯赫氏法则的验证,这3个炭疽菌种均可引起枫香炭疽病,但致病力有所不同。这也是C. fructicolaC. tropicaleC. fioriniae引起枫香炭疽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