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长蝽以前未见报道该虫在枸杞上为害,其为首次在宁夏发现。为了明确小长蝽在枸杞田中的发生为害规律,并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年在宁夏中卫市的枸杞地中,用目测法对小长蝽的分布为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长蝽成虫在7月份开始为害枸杞,7月15号为为害高峰期,形态为成虫,若虫和卵,成虫和若虫群集主要为害花蕾,果实等,亦可为害叶和嫩枝。其为害花蕾的时期正是小长蝽交配产卵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种子引发处理后黄芪发芽特性及幼苗抗旱性,探索提高黄芪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为人工栽培黄芪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 PEG-6000、0.25% KNO3、100 mg·L-1 GA3、12.5 mg·L-16-BA及H2O(对照)5种化学物质引发处理黄芪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特性及有关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发芽势、发芽率的一致顺序为12.5 mg·L-16-BA >100 mg·L-1 GA3>0.25% KNO3>20% PEG-6000>H2O。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与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各处理黄芪幼苗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可看出,不同引发处理黄芪种子,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 PEG-6000>0.25% KNO3≈12.5 mg·L-1 6-BA>CK>100 mg·L-1 GA3。结论:采用20% PEG-6000或0.25% 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黄芪种子,可有效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引发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种子引发处理后黄芪发芽特性及幼苗抗旱性,探索提高黄芪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为人工栽培黄芪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 PEG-6000、0.25% KNO3、100 mg·L-1 GA3、12.5 mg·L-16-BA及H2 O (对照)5种化学物质引发处理黄芪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特性及有关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发芽势、发芽率的一致顺序为12.5 mg·L-16-BA>100 mg·L-1 GA3>0.25% KNO3>20% PEG-6000>H2 O。幼苗丙二醛(MDA )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 )、过氧化物酶活性(POD )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 )与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各处理黄芪幼苗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可看出,不同引发处理黄芪种子,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 PEG-6000>0.25% KNO3≈12.5 mg·L-16-BA>CK>100 mg·L-1 GA3。结论:采用20% PEG-6000或0.25% 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黄芪种子,可有效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