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46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2010年襄汾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了解山西省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2009,2010年分别对山西省襄汾县150户和96户农户的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这2年冬小麦生产有90.67%和73.93%的农户产量低于4 000 kg/hm2,仅有9.33%和26.07%的农户产量大于4 000 kg/hm2,平均产量2009年为1 467 kg/hm2,2010年为3 366 kg/hm2,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2)2009年氮肥用量平均为118.76 kg/hm2,2010年为146.69 kg/hm2,小于120 kg/hm2的农户分别占25.33%和53.13%,大于120 kg/hm2的农户分别占74.67%和46.87%。(3)2009年磷用量平均为62.78 kg/hm2,2010年为95.40 kg/hm2;2009年钾的平均用量为11.39 kg/hm2,2010年为55.66 kg/hm2。2009年90.00%的农户和2010年53.13%的农户磷肥用量不能满足小麦的需要,钾肥不足更严重。(4)2009年只以种肥方式一次性投入,且几乎都是化肥,有机肥只通过留茬翻压,没有施基肥和追肥。2010年有种肥、基肥和追肥,但只有1户用有机肥。(5)2年灌溉次数分别为52,138次,灌水严重不足,灌溉次数和产量呈正相关。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山西旱地冬小麦产量上新台阶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适用于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利用变异系数赋权、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与模拟其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协调发展阶段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滞后,经济效益高值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等发达城市群,社会效益呈分散、孤立格局态势,以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上海、湖南-广东引领生态效益高值区,甘肃、宁夏、西藏等西部省(自治区)是三大效益低谷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由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递减的阶梯状格局,其中上海居于首位,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次之,江苏、辽宁、广东、浙江、山东、湖南、山西、福建等省再次之,海南、宁夏、新疆、甘肃与西藏等省(自治区)最低。我国土地利用三大效益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东部与中部地区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东北地区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处于濒临失调衰退阶段,西部与东北地区出现虚假耦合现象,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低的空间格局特征,且沿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度大于等于中、西部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从当地石灰性土壤中分离出五株耐铅菌株,分别标记为M1、M2、M3、M4、M5,其中M1、M2为细菌,M3为放线菌,M4、M5为真菌,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其在不同浓度下对油菜养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施加菌株M2、M3、M4和M5均对油菜氮磷的吸收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M1却抑制了油菜对氮磷的吸收,施加菌株M3和M4油菜钾含量与对照相比略有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菌株M1、M2和M5显著抑制了植株对钾的吸收,抑制作用最大的是菌株M5,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2%。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长期施用不同量有机肥下复垦耕地总有机碳 (SOC) 及其各组分的固碳效率变化,为煤矿区复垦土壤肥力快速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山西煤矿塌陷区复垦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08年,设置不施肥(CK)、施用化肥(F)、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LMF)和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HMF) 4个处理。2019年玉米收获前,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测定土壤总有机碳(SOC)及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分析碳投入与土壤总有机碳及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  复垦11年后,与CK相比,F、LMF和HMF处理S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3.8%、39.6%和82.1% (P<0.05),固碳速率分别达到 0.57、0.83和1.28 t/(hm2·a)。复垦土壤的固碳效率为20.9%,游离态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固碳效率最大(9.0%),是土壤固碳的主要形式。与CK相比,F处理的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化学保护粘粒组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粘粒组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37.1%、52.3%和93.5%,而LMF和HMF处理提高了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组分、物理保护有机碳、化学保护粉粒组和粘粒组有机碳及生物化学保护粘粒组有机碳储量。与CK相比,HMF处理对上述各组分的提升幅度分别为66.1%、179.6%、59.7%、48.6%及63.0%;与LMF处理相比,HMF处理对各组分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9.6%、32.1%、28.5%、5.3%和7.3%。与CK和F处理相比, LMF和HM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复垦土壤有机碳年均固定量均与年均碳投入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复垦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年均固定量与年均碳投入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复垦土壤有机碳年均固定量与碳投入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在复垦11年后,复垦土壤仍有很大的固碳潜力,固存的有机碳主要以游离态颗粒有机碳为主。施用高量有机肥是快速恢复煤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分条件下磷细菌肥施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磷细菌肥料进行盆栽玉米试验,研究表明:菌肥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土壤生物量碳和细菌数量,菌肥发挥作用的最适宜土壤水分是15 5%~16 5%。发挥作用的土壤水分下限是10 5%~11 5%。  相似文献   
6.
不同解磷菌群对油菜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盆栽油菜的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不同解磷菌群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磷酸酶、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解磷菌群施入不同P素水平土壤中,油菜整个生育期内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则随P素水平增高而降低,即低P水平下磷酸酶活性较强;施用菌肥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不施用菌肥处理,施与不施菌肥处理间脲酶活性在苗期及低P水平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沼液配施对水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以沼液、油菜为试验材料,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条件下,利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的处理比空白油菜产量平均提高22.64%,处理间达显著水平。其中Vc提高了42.6%,还原糖提高了60.1%,同时沼液处理均能降低油菜中硝酸盐和总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6.9%,33.6%。  相似文献   
8.
山西户用型沼渣的全量N、P、K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的农户沼气池中的沼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起始发酵温度、不同发酵原料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渣的全量N、P、K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相同原料产生沼渣的全量N、P、K含量在中温条件下含量最高。在中温条件下,以鸡猪牛粪便混合原料产生的沼渣N、P、K较高,全N含量比猪粪便原料和牛粪便原料分别提高了7.89%和24.14%,全P含量分别提高了1.54%和4.34%,全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72%和20.81%。  相似文献   
9.
蚯蚓粪生物炭配施对铅污染土壤养分和生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蚯蚓粪生物炭配施对铅污染土壤及生菜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盆栽方法以不同水平蚯蚓粪(4%E、8%E、12%E)与生物炭(2.4%B、4.8%B、7.2%B)配施处理Pb污染土壤,以不施蚯蚓粪和生物炭为对照(CK),分别测定了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重金属铅含量,以及生菜生物量和地上部重金属铅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较,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显著提高了铅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生菜生物量(P0.05);随着蚯蚓粪和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铅污染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生菜中铅含量呈降低趋势,说明二者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存在加和效应,而对铅污染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铅含量及生菜生物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分别以4%E+7.2%B,12%E+7.2%B,12%E+4.8%B,12%E+7.2%B,8%E+7.2%B最高。综合而言,适宜的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铅污染土壤铅的固定,降低生菜铅含量并提高生菜产量,本试验以蚯蚓粪8%~12%处理配施生物炭7.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蓄水覆盖丰产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生物活性的测定,从土壤生物活性的角度说明“蓄水覆盖丰产沟”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土培肥上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北方旱区正确推广“丰产沟”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