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梨树2次开花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和果的产量,因此做好梨树2次开花的防治工作是果农栽培管理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与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 BE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分别对2019-2020年采集于吉林省5个地区的738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以PCR和免疫荧光试验对部分样品进行了确证。结果显示,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品种的牛群均存在BVDV与BEV混合感染,其中,BVDV感染率为10.26%~42.65%,BEV感染率为8.33%~20.83%,2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3.42%~14.71%。对不同品种牛群BVDV与BEV混合感染的检测结果显示,荷斯坦牛混合感染率为13.04%、西门塔尔牛为7.84%、延边牛为3.65%、利木赞及其他牛群为3.42%。检测不同年龄牛群混合感染的结果显示,各个年龄牛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BVDV与BEV混合感染,其中,成年牛群混合感染率高达57.63%,犊牛混合感染率为3.39%。PCR和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在BVDV与BEV混合感染的样品中均可同时扩增出或检测出BVDV与BEV的混合感染。本研究首次揭示出吉林省牛群的B...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茭白种养模式的施肥策略,设置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 2个处理,研究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茭白产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2021-202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茭虾共作模式较茭白单作模式采茭期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85%~38.89%、5.45%~13.79%、6.19%~61.79%,净茭产量提高了5.10%~19.54%,采茭期茭白茎、叶、净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4.41%~16.58%、10.28%~15.15%、10.57%~21.45%。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了25.74%,但在孕茭期茎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6.76%;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孕茭期茎的氮含量显著减少了23.75%,在分蘖期叶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2.08%,2 a全生育期同一器官的钾含量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养分积累,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在分蘖期叶的氮、磷、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减少26.04%、27.27%、30.11%,但在采茭期茎的氮、钾积累量和叶的氮、磷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增加18.80%、38.41%和44.77%、35.71%;2022年在氮肥减量、饲料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磷积累量和茎的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显著增加30.0%和30.77%。关于养分分配,2种处理的茭白在孕茭期和采茭期氮素的分配均以茎、叶为主,而磷、钾元素的分配均以茎为主,茎分配比例在42%~66%。对于养分转运,2021年2种处理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转运上大多为表现为“库”器官,而在钾转运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钾转运量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因此,在茭虾共作模式中适当减少肥料、饲料的投入,能促进形成合理的源库关系,有利于茭白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农民过量及盲目施肥现象严重,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确定合理减量施肥量,有效指导马铃薯科学种植,特开展试验.选用常用复合肥、腐植酸复合肥及腐植酸控释氮肥3种不同类型肥料为基肥,每种肥料分别设置常量施肥和减量30%施肥两个处理,共6个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产...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所有制改革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林业所有制改革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林业发展的最佳目标模式。一、对当前林业所有制改革的评估(一) 对林业集体所有制改革的评估1981年,南方集体林区开始划分“自留山”和“责任山”,尔后又实行了“两山并一山”的做法,将“责任山”也划为“自留山”。改革的结果,南方集体林区以个体林业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替代了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但由于这种改革过于简单地套用了农业的承包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控释尿素掺混肥与玉米秸秆长期互作对麦季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基于华北平原棕壤区小麦—玉米轮作8年定位施肥试验,对比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S)与不还田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掺混肥(CRF)与普通尿素掺混肥(BBF)对麦季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不还田条件下,CRF处理较BB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酶(返青期和成熟期)、蔗糖酶(返青期和孕穗期)和纤维素酶(返青期和孕穗期)活性及成熟期有机质、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其中,成熟期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29.6%,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34.8%。秸秆还田条件下,BBF+S处理成熟期脲酶、纤维素酶,孕穗期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RF+S处理,其他时期2种类型掺混肥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差异。CRF+S处理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机质、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BBF+S处理。氮肥种类和玉米秸秆还田的交互作用对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及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综上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控释尿素掺混肥较普通尿素掺混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小麦后期速效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供应容量,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控释尿素掺混肥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方面表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秸秆还田下氮肥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生》是我的一盆竹桩盆景,制成后深得周围花友赞扬,他们纷纷问我是如何制成的。 这盆盆景的材料取自我园中一蔸2001年栽就的小佛肚竹。受田发建先生竹桩盆景的启发,我决定试着制作一盆竹桩盆景。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和田羊是当地优良的半粗毛羊品种,和田羊具有耐粗饲、耐干旱、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的特点,其羊毛是编制手工羊毛地毯的优质原料。羊肉具有味鲜美、无膻味等特点。本文通过对于田县和田羊生产性能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于田县和田羊发展趋势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武清县农民王某近10天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他听信乡人的偏方,用柳树枝插入肛门内“疏通”,结果肛门内出血不止。王某情急之中找来一个鸡蛋大小的土豆塞入肛门以求止血。两天后王某疼痛难忍,于是他赶到医院就诊。经查,王某的肠粘膜已严重破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