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 沿江地区包括安庆、巢湖、宣城、芜湖、铜陵、马鞍山等三个地区、四个市和所属十九个县总面积4379.4万亩,耕地面积1093.8万亩,总人口1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94.8万人,占85.4%.本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城镇密集,交通方便,开发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素称"鱼米之乡",历来是我省农业生产最发达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沿江、江南地区的基本概况及轮作复种制度的演变沿江、江南地区是指我省沿江两岸的圩区和皖南的丘陵和山区.这一广阔自然区域内共包括巢湖、安庆、芜湖、徽州、池州等五个地区、四十个县(市).全区总耕地面积1727万多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5.7%.其中水田1352.8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78.3%,占全省水田总面积的50.6%.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00—1600毫米.无霜期230—250天.平均每农业人口占耕地1.1亩,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亩,每头耕畜负担耕地30亩,是个灌溉便利、土地肥沃、人多地少的地区,也是我省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 大别山在我省农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不仅是我省重要的林茶桑生产基地之一,而且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研究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经验和问题,探讨如何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尽快脱贫致富,改变山区面貌,这不仅对大别山区本身,而且对振兴安徽,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1986年9月曾对大别山区农业生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着重对这个地区今后农业发展中的几个战略问题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安徽大别山区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该区包括金寨、霍山、岳西县全部,  相似文献   
4.
<正> 水稻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0%,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60%左右。因此,抓好水稻生产,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加速四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我省具体情况出发,今后我省水稻  相似文献   
5.
<正>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安定、国家兴亡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基本决定了一个国家人口的食物消费水平乃至整个生活水平,直接影响着它文明发达的程度。粮食的短缺是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这里,笔者想就安徽粮食问题的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粮食发展的设想与对策,谈一点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宿县香稻     
香稻产于安徽宿县符离乡。株高四到四尺半,叶片特别狭窄;穗长六到八寸,每穗粒数八十到一百粒,谷粒颖壳白色,上有紫红色的条纹,千粒重二十六到三十克,出米率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米质好,白色透明,腹白小,涨性强耐煮,煮饭味美,有浓郁香味,真是“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  相似文献   
7.
<正> 一、耕作制度改革概况我省淮北地区是一个海拔50米以下的广阔平原,只是东北部有少数低山丘陵.全区辖阜阳、宿县两地区及淮北、淮南两市,共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约3830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7.4%,耕地面积为35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一半. 自古以来,淮北劳动人民在这片气候适宜、土地平坦的大地上,辛勤劳动,创造与建立了以作物种植为中心、用来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解放前,淮北地区粮食作物的耕作制度是以高粱——小麦——大豆的两年三熟制为主体,搭配部分小麦——大豆的一年两熟制和小麦——夏季休闲的一年一热制,粮食平均年亩产150—200斤,产量虽低,但较稳定. 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耕作技术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 耕作制度的改革,是关系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但要进行一项合理的耕作制度改革,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们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瞻前顾后,统筹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