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给出计算经济损伤(EIL)和经济阈限(ET)的通式。定义几个术语和变量,并阐明几个重要的基本假定,提出几个有关计划和时间动态的概念以便于这些公式的使用,几个新公式考虑了EIL和ET的扩展概念,可计算给定时间的多元水平,时间上的动态水平和含有一个以害虫生命期或种类的几种密度的多维水平。  相似文献   
2.
棉花受棉铃虫为害后的补偿效应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的试验结果,建立了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成铃及单株产量为目标函数,考虑种植密度、果枝数、模拟被害蕾(7月上旬)和被害幼铃(8月上旬)四决策变量的数学模型。模型行为反应表明:低密度(小于2千株/亩)或高果枝数(大于16个/株)条件下棉花补偿能力衰退;被害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增产作用;被害幼铃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相对来说,密度和果枝数是影响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模拟计算表明:允许蕾被害584—656个/百株和幼铃被害187—225个/百株,并配以密度4360—4520株/亩和果枝数14.4—15.06个/株的措施,可获取亩产皮棉95公斤以上。最后给出了不同农艺措施下棉花的损害函数。  相似文献   
3.
4.
采用两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果枝数情况下,人工模拟去除早期蕾后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明确了以上三因素对产量的单独反响及互作效应。讨论了个体生产力和群体生产力以及不同品种间对环境需求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