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綦江草蔸萝卜每667 m2单茬产量3 000~5 000 kg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系列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綦江草蔸绿色萝卜露地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  相似文献   
2.
綦江区春莴笋栽培有一些讲究:选择适宜的品种;11月~翌年1月播种,1~3月移栽定植,4~7月采收;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尿素;微膜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0.005 mm规格的非再生膜;667 m2定植密度6 500株,平均单产2 500 kg,产值8 000元。  相似文献   
3.
加工型辣椒作为重庆市綦江区蔬菜生产主推品种,在綦江区已得到广泛栽培。文章总结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针对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3年綦江区农委对7个加工型辣椒品种在海拔340m的东溪镇和海拔717m的郭扶镇进行了比较试验,甄选出适宜綦江生长、适应重庆市场、促进椒农增收的3个品种艳椒425、艳椒417和艳椒11号。  相似文献   
5.
正綦江盘龙豇豆,简称綦龙豇豆,是綦江地方品种,其豆荚短、肥、宽,种子间略有鼓起,因弯曲似龙而得名,口感特好,深受市民喜爱,价格是其他品种的2倍。但是綦江盘龙豇豆一直都是老百姓自己种植自己留种,没有科学地选种,优良性状退化严重,豆荚长短、颜色表现零乱,产量及商品性下降迅速。因此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委员会对本地盘龙豇豆进  相似文献   
6.
加工型辣椒作为重庆市綦江区蔬菜生产主推品种,在綦江区已得到广泛栽培。文章总结綦江区加工型辣j权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针对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綦江区加工型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羽 《长江蔬菜》2013,(23):38-39
经多年摸索,重庆綦江区农业委员会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选半砂壤土作苗床。采用平膜+小拱棚双层膜育苗.在厢面上燃烧干草对土壤消毒.播后适时揭盖双膜,培育健壮秧苗.选适宜地块整地作厢,适期浇水盖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以获高产。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2个方面探讨了外来入侵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生态平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属地广人少的高山地区,2014年在该地进行了特经作物鲜食糯玉米的单株密植、地膜全覆盖、配方施肥、起垄带状高产栽培技术探索与示范,结果表明,667 m2高产单株密植的总收入为3708元、纯收入为2268元,667 m2常规双株地膜覆盖种植的总收入为2362.5元、纯收入为1307.5元;糯玉米单株密植高产栽培与常规双株栽培相比,667 m2虽生产成本增加了385元,但因为产量较高及产品品质较好,故总收入和纯收入高得多。此项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实现增收的同时,还可解决边远山区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0.
正草蔸萝卜是重庆市綦江区的地方品种,具有色白、易煮、倒棱、化渣、味甜等优点。2011年开始在重庆、四川、贵州地区进行标准化种植,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6万亩),总产量56万t,总产值10.08亿元,对农户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草蔸萝卜单根质量1~2kg,因其外形扁、圆似"草蔸"而得名,是重庆市綦江区的地方品种,具有色白、易煮、倒棱、化渣、味甜等优点。清朝时地方官员将其作为贡品,解放后草蔸萝卜多次荣获四川省和重庆市奖项。2010年重庆市种植草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