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可行、高效的下丘脑神经元细胞技术,本研究通过分离鳜下丘脑组织,用Ⅰ型胶原酶将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并用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在培养的第3、4、5和6天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显示,培养第3天时细胞贴壁量少,胞体小并且呈单个分布;在培养第4天,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且具有典型的神经元的形态,胞体饱满;第5天神经元胞体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大,突起增长增粗,许多分支互相交错连接而形成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第6天细胞活性减弱,开始凋亡。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显示,在培养第5天,细胞活性最高;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法和免疫荧光鉴定法对神经元细胞进行鉴定,经RT-PCR检测发现,培养的下丘脑细胞可以表达神经元特异基因noggin,经免疫荧光鉴定,下丘脑神经元细胞纯度为95.9%。研究表明,通过此培养方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鳜下丘脑神经元细胞,为进一步在细胞水平研究鳜的摄食与能量代谢相关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鳜(Siniperca chuatsi)为研究对象,使用cDNA 3′末端快速克隆法扩增瘦素受体基因(lepr)cDNA序列,获得了由mRNA 3′端可变剪切产生的鳜lepr的4个不同亚型,包括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长度为3 474 bp、编码1 157个氨基酸的长型受体亚型lepr-L,以及3个短型受体亚型lepr-S1、lepr-S2和lepr-S3,CDS长度分别为1 512、945和915 bp,分别编码503、314、304个氨基酸。对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域分析和多重比对发现,鳜lepr长型受体亚型包含完整的功能域,短型受体亚型无跨膜区及胞内结构,鳜lepr及其leptin结合域(leptin binding domain, LBD)序列保守程度高。鳜lepr在鳃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肾和垂体,腹腔注射鳜leptin B而非leptin A的同源重组蛋白2 h后引起脑lepr表达量的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鳜leptins能引起组织中lepr表达的不同变化而发挥独特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6-磷酸葡萄糖酶催化亚基(glucose-6-phosphatase catalytic subunit,G6PC)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糖代谢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序列比对的方式,在草鱼基因组中获取了3个g6pc基因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将其分别命名为g6pca、g6pcb1和g6pcb2,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人(Homo sapien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度分别为85%~94%、64%~83%和54%~66%。同线性分析表明g6pc在草鱼染色体上的分布与斑马鱼等高度相似,表明草鱼g6pc基因在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利用RT-PCR检测3个基因在鳃、脂肪、脑、心脏、肝、肾、前肠、中肠、后肠和肌肉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g6pca在脑和肝中表达量较高,脂肪组织次之; g6pcb1在肝中表达量最高,中肠次之; g6pcb2在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脂肪组织。同时探讨了高糖饲料对草鱼不同g6pc亚型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草鱼肝细胞(L8824)后对g6pc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高糖饲料(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草鱼肝脏g6pca mRNA水平显著升高, g6pcb1和g6pcb2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离体情况,与5 mmol/L葡萄糖组相比,15 mmol/L葡萄糖显著增加了L8824的g6pca mRNA水平,且1 mol/L胰岛素可以抑制这种作用; 30 mmol/L葡萄糖对L8824 g6pca mRNA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表明,草鱼g6pc发生加倍后存在功能分化,高糖可以诱导g6pca mRNA的表达,而对g6pcb1和g6pcb2的转录水平无影响,其具体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梁旭方  王琳  马旭 《水产学报》2008,32(6):965-970
通过生理性解偶联调节氧化磷酸化效率可能是进化早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普遍策略,对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家族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转运蛋白,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已发现5个成员,其中UCP1~UCP3紧密相关,而UCP4和UCP5(即BMCP1,brain mitochondrial carrier protein-1)与它们差异较大. UCP1~UCP4不仅在哺乳类、鸟类等恒温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而且在鱼类等变温动物中也被证实存在,但UCP5目前仅在哺乳类中被发现. 哺乳动物褐色脂肪组织的UCP1,介导呼吸链产生的质子梯度泄漏,使氧化产生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但鱼类等变温动物UCP1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确立. UCP2和UCP3在产热、控制活性氧生成、脂肪酸氧化以及肥胖、糖尿病的发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的转录调节较复杂. UCP4和UCP5与其他UCP关系较远,UCP4仅在脑中表达,而UCP5在脑中高表达,它们的功能还不十分明确,但研究表明很可能与UCP2和UCP3的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5.
名贵肉食性鱼类食性驯化和饲料营养研究简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旭方 《淡水渔业》1998,28(6):42-44
鳢、黄鳝、胡子鲶、大口鲶、长吻鱼危等名贵肉食性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其鲜活饲料供应困难,而人工饲料的使用尚不普遍,故严重制约了其养殖规模的发展及饲养成本的降低。本文仅就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国内外有关其食性驯化和饲料营养研究的进展情况作简要...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斑点叉尾鲴维生素需要量是利用幼鱼在室内最佳状况下测定的。虽然这些需要量数值被认为对更大的鱼也适用,但维生素需要量可能受大小、年龄、生长率、性成熟阶段、疾病、水温、水质等因素的影响,该领域尚需进一步研究。维生素缺乏时,除导致鱼厌食、  相似文献   
7.
温水鲈类是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分类上属鳕科或相近科的低等鲈类,多数种类为海水鱼类或广盐性鱼类,少数种类终生定居于淡水。狼鲈、黑鲈、尖吻鲈、花鲈、石斑鱼、鳜鱼等温水鲈类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由于它们外形优美、抢食凶猛,亦是十分重要的游钓对象。目前,世界上有关国家温水鲈类资源普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鳜鱼驯食人工饲料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旭方 《淡水渔业》1994,24(6):36-37
鳜鱼驯食人工饲料原理与技术梁旭方(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武汉430073)鳜鱼是我国一种经济价值极高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养殖对象,由于它终生以活鱼虾为食,拒食人工饲料,因而限制了其养殖规模的发展。1989-1992年在刘建康研究员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强行喂饲法将3H-亮氨酸喂饲到幼草鱼前肠,研究幼草鱼前肠、中肠和后肠对3H-亮氨酸的吸收积累情况.结果表明:草鱼前肠、中肠和后肠均能吸收3H-亮氨酸,其中前肠总吸收积累率最高,中肠次之,后肠最低.3H-亮氨酸在草鱼肠道中的吸收主要在前肠和中肠,以单位重量计算共占92%,后肠只占8%.如按肠道总重量计算,前肠和中肠的重量是后肠的7倍以上,则后肠吸收的3H-亮氨酸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只占不到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加州鲈(3. 15 依 0. 12 cm)和乌斑鱼苗 (1. 59 依 0. 08 cm)3次分级培养、每次分级将试验鱼按规格大小分成 3个密度培养 7 d。 结果发现、经过 21 d的分级培 养、两种鱼体质量和全长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乌斑成活率随着分级培养显著提高。 加州鲈和乌斑的整 齐度随分级显著提高、体长变异系数平均值却随分级下降、并且差异显著。 经过分级培育、饲养水体中氨氮、总氮和 亚硝酸水平显著升高、总磷指标也随分级升高、并且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早期分级培养有助于提高加州鲈和乌斑鱼 体规格齐整性、并让乌斑的成活率提高 21. 92% 、但对加州鲈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