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为了贯彻党提出的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农业科学工作者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认真总结农民群众的经验,尽力推广科学研究的成果,参加群众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的指示,我所1964年以农村基点为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新的革命形势下,要出成果、出人才,除了研究人员要进行思想革命外,研究方法也需要革命。思  相似文献   
3.
4.
<正> 灌溉用水管理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古老知名的灌溉工程,如四川的都江堰、新疆的坎儿井等,能够长期经久不衰,除了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而外,与历代维修、改进、注重用水管理也是分不开的。例如: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李冰建成都江堰后,就留下了一支管理堰工机构,负责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兼理地方民情,这个机构叫湔氐道。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堰管、堰务、堰工等管理制度。说明我国在治水中对灌溉用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早的。举世公认、有历作证,治水、用水、管水是我们成为文明古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农业古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从来是历代安邦治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为世界赞誉的灌溉科学技术成就。四川的都江堰,造就了著名的天府之国;黄河河套灌区,形成了塞外江南;新疆的坎儿井,被誉为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四大古代水利工程;安徽的芍坡(即安丰塘蓄水灌溉工程);河北的引漳十二渠;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灵渠;宁夏的唐徕渠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农田灌溉的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6.
<正> 1985年12月7日至10日农田灌溉研究所在河南新乡召开了一次干旱缺水地区经济用水学术讨论会。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市)或有关地区水利厅(局)、水科所、灌溉试验站、农科所的同志,在一起交流了这一课题组织协作研究四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济效益。提交会议的论文、报告共二十六篇。内容大致分五个方面。(1)干旱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包括干旱对某些作物籽粒和穗形成的影响,干旱条件下的减产系数、不同发育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