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晶 《畜牧兽医杂志》2022,(5):151-152+157
阿坝州是川西北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牧草的季节供应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牦牛养殖长期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为缓解草畜矛盾,改善草地生态环境,阿坝州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牦牛标准化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2.
为初步探究西藏林芝地区11种野生植物是否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潜力,笔者通过调查该地区11种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采集植物种子,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种子含油量,并对比了不同采集点的粘毛鼠尾草种子含油量。结果表明:①11种植物中含油量较高的有华山松46.59%、乌头32.99%、西藏林芝花椒30.62%、粘毛鼠尾草29.45%、接骨草27.18%、甘西鼠尾草21.08%、千里光20.5%;②粘毛鼠尾草种子含油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在这11种野生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种子含油量较高,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这一研究结果可以为林芝地区野生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土壤的稳定性(土壤养分的持续供给水平和根土比例)是支撑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放牧,使植物群落丰富度增加,维持了植物群落的稳定,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产力。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微生物及多数酶的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土壤容重、p H值呈现升高的趋势。长期不合理的放牧将会导致草地退化、盐碱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探讨放牧对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草地退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白三叶对肉兔肠黏膜形态、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2)日龄新西兰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白三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20%、30%、40%白三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盲肠隐窝深度(P<0.05),以20%白三叶组的空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最大,但对盲肠黏膜厚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P<0.05),以40%白三叶组的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但是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白三叶添加量的增加,盲肠pH、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丁酸)显著上升(P<0.05),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白三叶对盲肠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盲肠重和盲肠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白三叶能够影响肉兔的肠黏膜形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发酵。  相似文献   
5.
杨树晶  沈敏 《草学》2023,(2):78-81
阿坝州草原是川西北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地理、人文等多重压力下,草原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尤以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壤塘县牧区五县最为突出。阿坝州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着力解决牲畜超载过牧、草原退化等问题,确保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川西北牧区冷季缺草、夏秋季节调制青干草时雨水较多影响饲草料质量等问题,通过含水量、打捆密度及防腐剂筛选试验,对“川草2号”老芒麦青干草捆的可溶性糖含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以优化青干草加工调制技术.试验表明,含水率21% ~25%的“川草2号”老芒麦青干草捆无论在气味、结构、色泽方面评价都最高,品质较好;含水量21%~25%、打捆密度300 kg/m3、尿素含量2 g/kg时,“川草2号”老芒麦中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稳定,表现出了一定优势,有利于提高草产品的利用率、消化率和适口性,减少饲料的损失浪费,为解决该地区家畜冬春饲草缺乏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对草地植被碳含量的影响,对阿坝牧区不同利用方式草地(封育天然割草地、人工栽培、放牧草地)和植物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草地植被的地上部分、地下根系和枯落物的碳含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1)草地地上植被碳含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上表现为封育天然割草地、冬春放牧草地和人工栽培草地显著高于夏秋放牧草地(P<0.05);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上冬春和夏秋轻度放牧草地显著高于重度和中度放牧草地(P<0.05)。2)草地枯落物碳含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上差异均不显著。3)从根系总碳含量来看,不同利用方式上夏秋放牧草地和封育天然割草地显著高于冬春放牧草地和人工栽培草地 (P<0.05);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上夏秋中度和轻度放牧草地显著高于夏秋重度和冬春放牧草地(P<0.05),且各种利用方式与程度草地地下根系总碳含量均从表层向下依次显著的递减(P<0.05),0~10 cm 的根系碳含量占总量的65%以上,10~30 cm各草地根系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数量关系得出,草地植被碳含量在利用方式上表现为封育天然割草地(356.509 g/m2)>冬春放牧草地(297.780 g/m2)>人工栽培草地(164.953 g/m2)>夏秋放牧草地(137.577 g/m2),地上植被碳含量分别为地下根系碳含量的15.334,17.130,9.167和5.146倍;在生长季不同利用程度上表现为冬春放牧草地(297.780 g/m2)>夏秋轻度放牧草地(217.002 g/m2)>夏秋重度放牧草地(113.849 g/m2)>夏秋中度放牧草地(81.882 g/m2),地上植被碳含量分别为地下根系碳含量的17.130,8.636,4.412和2.430倍。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是影响草地植被碳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川西北红原县实际生产中的联户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产条件下不同载畜量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载畜量的增加,冬草场坡地的优势种无脉苔草、垂穗披碱草和四川嵩草逐渐减少,杂类草鹅绒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逐渐增加;夏草场平地的优势种逐渐由木里苔草变为华扁穗草、发草、乌拉苔草和藏嵩草;而不同放牧率的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之间土壤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不论是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优良牧草比例均随载畜量的加大而逐渐下降;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均在适度放牧状况下较高,川西北高寒地区联户经营下的冬草场坡地适宜载畜量为0.97头/hm2,夏草场平地为1.14~1.33头/hm2。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常年存栏牦牛400余万头,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牦牛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牧区畜牧产业的发展,结合中央财政相继在牧区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奖、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及牦牛标准化育肥技术推广、良种补贴、牦牛杂交改良、遗传资源保护、藏区遗传资源调查等项目,牦牛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老芒麦人工草地适宜的放牧强度,在生长季设置对照(扣笼)、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放牧强度进行划区轮牧试验,采用对角线随机样方取样法对老芒麦种群数量特征和构件特征进行取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老芒麦种群的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下降;生长季内随着放牧月份的增加,老芒麦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抛物线变化,盖度变化不明显,密度和重要值略有下降。老芒麦茎叶比在各放牧强度间变化不显著,叶片数、生殖枝数和叶面积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大显著下降;生长季内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在7月和8月显著大于其他月份,生殖枝数呈下降趋势,茎叶比9月最大。不放牧时老芒麦种群数量特征和构件特征表现最优,超过轻度(利用率50%)及以上放牧强度时显著影响老芒麦的生长发育,降低老芒麦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