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当前我国玉米大、小斑病已得到控制,但玉米茎腐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及病毒病等病害仍发生普遍,且日趋严重,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对上述病害生产上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诱捕法从海南乐东县菜园土壤中获得一株对核盘菌菌核具有强寄生能力的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菌株67-1,寄生频率为100%。该菌的PDA平板回接核盘菌菌核,一周后寄生率可达100%。对峙培养发现其对核盘菌有明显的抑菌带。保湿条件下,该菌孢子在24h内成功侵入核盘菌菌核。切片显微观察证明该菌能高效侵染菌核,造成组织溃解。寄生过程中菌核内蛋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菌株在22~35℃均能很好生长,菌丝及产孢最适温度为24℃,产孢量大。认为这一菌株具有良好的菌核病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抗弧菌海洋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抗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连云港海域海水、海泥以及海洋动植物等样品86个,分离到海洋细菌176株.以病原性弧菌鳗弧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在2216E培养基上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的抗菌作用, 其中XDY-7-4、YC-6-3、BM-1、BN-1、BN-2和XS1-5等6个海洋细菌菌株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菌株BN-1的抑菌带为11.2 mm,抗菌作用最强;其次为菌株XS1-5 、XDY-7-4 和YC-6-3,抑菌带宽度为10.4、10.2、9.9 mm;菌株BN-2和BM-1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较弱. 采用打孔法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无菌发酵液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菌株BN-1对鳗弧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次为菌株YC-6-3和XDY-7-4,菌株BM-1、XS1-5和BN-2的抗菌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4.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香魏菇液体培养基中碳氮营养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香魏菇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其中碳源以葡萄糖较好;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牛肉膏为较佳氮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果品加工层次的深化,市场对加工用苹果尤其是高酸度苹果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满足深加工的需要。因此,在今后果业发展中,开发高酸度苹果是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适当发  相似文献   
6.
玉米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迅速、控制难度大、生产损失严重等特征。近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种子日益增多,国内玉米制种基地集中、玉米种植区之间种子调运频繁,田间已发现症状多样的细菌性叶斑病,其中有些是种传病害,有些是种子带菌。因此,我国玉米生产已面临细菌性病害的潜在威胁。介绍了常见的玉米细菌性病害,对这些病害的病原、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土壤中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方法,根据辣椒疫霉菌保守的ITS序列设计的特异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引物,通过对保守序列构建克隆文库,筛选阳性克隆子,制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标准品,从而构建优良的标准曲线。利用构建的标准曲线和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对人工接种含梯度浓度的辣椒疫霉菌的土壤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辣椒疫霉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80,斜率为-3.295,扩增效率为101.1%,线性方程为Y=-3.295X+44.484,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1.000×102拷贝,带菌土壤的检测下限为1.236×103拷贝,约为4.887pg基因组DNA。经过土壤样品试验,得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45,表明所建立的辣椒疫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对球壳孢目8属46个种的代表菌株进行了酯酶等5种同工酶及菌体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显示,种间区别明显,大多数种具有各自的特征性图式,从聚类分析所得相似性矩阵和树状图可见,属内种间的遗传一致性最高的是Sphaeropsis属性,供试菌株相互的相似性多在50%以上,Ascochyta和Phyllosticta两属内的种也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其他属内的供试种则不能类聚在一起。各属间Macrophoma,Coniothyrium,Sphaeropsis和Phyllosticta四属的菌株可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内聚为一类,Ascochyta属与这一类的距离也很近,Phomopsis和Phoma两属的菌株出现交叉相聚现象;Septoria属的菌株则各自独立,与其他类群间的距离也较远。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农田作物根围的真菌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道了分离自辽宁省农田作物根围有丝分裂孢子真菌中的12属20种 :枝顶孢属2种,点枝顶孢(AcremoniumstrictumW.Gams),地生枝顶孢[Acremoniumterricola(Milleretal.)W.Gams]。链格孢属1种 ,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曲霉属2种 ,棒曲霉(AspergillusclavatusDesm.),臭曲霉(AspergillusfoetidusThom &Raper)。白僵菌属1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金孢属2种 ,土黄金孢[Chrysosporiumluteum(Costantin)Carmichael],高大金孢[Chrysosporium pannorum(Link)Hughes]。枝孢属1种 ,尖孢枝孢(CladosporiumoxysporumBerk &Curt.)。弯孢属1种 ,棒弯孢(CurvulariaclavataJain)。附球菌属1种 ,黑附球菌(EpicoccumnigrumLink)。镰孢属5种,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Corda)Sacc.],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串珠镰孢(FusariummoniliformeSheld.),尖孢镰孢芬芳变种[Fusariumoxysporumvar.redolens(Wollenw.)Gordon],球壳镰孢菌(FusariumsphaeriaeFuckel)。地霉属1种,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iumLink &Leman)。粘帚霉属2种,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catenulatumGilm.&Abbott),绿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Miller,Giddens &Foster)。膝梗孢属1种,巨枝膝梗孢[Gonytrichummacrocladum(Sac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 isia annuaL.),属于中国独有的抗疟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根据蒿属植物rDNA ITS序列多态性设计TaqM an探针及引物,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对黄花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组探针-引物对黄花蒿有很强的特异性,除黄花蒿外,其余8种对照蒿属材料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黄花蒿的出入境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