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一是种类多。每年主要发生的病虫害100多种;二是面积大。全省每年发生2—3亿亩次;三是机遇多。干旱年份: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病毒病等发生严重;雨水偏多年份:作物根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粘虫、棉铃虫、造桥虫、土蝗等发生猖獗。因此,农业生产必须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效果不好,开支大、收益差。怎样才能进一步控制病虫危害取得经济的高效益呢?采用因病虫制宜、综合治理、改善生态、控制“三前”(发生前、扩散前、危害前)的对策,就能高效的控制病虫危害,获得理想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3.
<正> 目前,国内外已将化学农药研究的重点逐步放在复合剂型上,复合农药发展很快,美国和日本农田应用的复合农药数量占40——50%,我国已有三十多个农药复合剂用于生产,且药效显著。其好处是: 一、能对付抗性害虫。由于农药单一品种的长期使用,使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粘虫、玉米螟、菜青虫、果树山楂螨和蚊蝇等害虫,对溴氰菊酯、速灭杀丁、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有的失去效能。大力提倡使用复合农药,不仅能对付抗性害虫,而且还可以复活一些农药老品种。绵州农药厂生产的D—M合剂,是敌百虫与马拉硫磷复配再成,不但对抗性蚜虫效果好,而防治蝗蝻的效果为95%,防治粘虫幼虫效果为95—99%。1986—1987年防治棉花伏蚜,溴氰菊酯与速灭杀丁失去效能,亩用60%D—M乳剂75—100毫升,防治效果为90—95%,不但治住了棉蚜,还使已衰落的马拉硫磷又复活起来。二、促进增效、兼治。科学的复合农药能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虫谱的作用。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20%菊脒菊酯,是戊酸氰醚酯与杀虫脒复配而成,  相似文献   
4.
<正> 工农—17型和552丙型等手动喷雾器,是目前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要施药工具。我省的社会保有量约200多万架,特别是棉区几乎户户都有,在防治病虫草害,保障农业增产上起到显著作用。当前药械喷洒技术中的问题:一是防冶工效低。每架手动药械常规大水量喷洒,日治面积仅2—3亩,很不适应暴发性病虫害防治的需要;二是防治效果差。药械常规喷洒出的药液,在植物与病虫体上有效沉积量很低,既影响防治效果,又浪费农药,污染环境。据观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 158年至公元 1948年的 2 106年间,东亚飞蝗在河北省曾发生蝗灾 486次。蝗害给人们造成“蝗食禾稼,草木皆尽,饿殍遍野,则人相食”的悲惨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力除治蝗害,仅仅用 4 a的时间,便于 1953年基本控制了东亚飞蝗的为害。蝗区经过治理,在内涝、河泛、湖淀、水库等蝗区,蝗虫的虫口密度已很稀少。但是,近年来东亚飞蝗群居型蝗群显著回升。为此,作者对其发生原因和治理对策进行了调查分析。 1东亚飞蝗群居型蝗群回升的原因分析   1)大水 (包括沥涝 )和干旱,为飞蝗产卵繁…  相似文献   
6.
7.
8.
<正> 1 东亚飞蝗回升发生的原因分析1.1 大水(包括沥涝)和干旱,为飞蝗产卵繁殖创造了良好的适生场地。 大水使内涝、湖淀、水库、河泛蝗区大面积的积水,蝗虫随着水位的上涨,向未淹地区附近的农田转移。干旱使积水区的水位逐渐下退,在退水区自然地形成大大小小不等的半干半湿的蝗虫适生场地,飞蝗成虫喜欢选择脱水半干半湿的适生场地,进行交尾产卵繁殖。大水和干旱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正>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铃,一头幼虫可危害棉花3—4 棵,花蕾10—20个,棉铃2—3个。一般发生年可使棉花减产21—29%,严重发生年减产55—87%。据1970—1990年20年的资料,棉铃由于1971、1975、1978、1981、1990等年有8次较大发生,大发生频率2.5年一次。因棉铃虫危害,1973年有不少棉田减产59%,1978年有成片棉田减产63%,1990年有的棉田减产40%以上,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有效的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应掌握好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棉铃虫于1990、1992、1993年连续严重发生,对棉花生产危害较大。因此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必须从生态入手,进行生态调控,使棉田形成一种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棉铃虫繁殖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生态调控的方法是: 一、耕翻灭茬,消灭虫蛹 棉铃虫在河北省一年发生四代,以蛹在土中3—5厘米处越冬。虫蛹有两怕:一怕蛹室被破坏,蛹体暴露而死亡;二怕土壤水分饱和,湿度大不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