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要高产,播种和冬前管理是基础,春季管理是关键。原则是依据冬前状况,因苗分类管理。 1冬前基础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墒情充足,小麦播种集中。冬前个体发育良好,但群体偏大,总体苗情长势均衡。气侯条件是,小麦播种后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入冬后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麦田无明显冻害,降水稀少,旱情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磷素空间动态分布、玉米磷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在两茬夏玉米时期分别设置免耕浅施NPK肥(T1)、深松全层施NPK肥(T2)、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NPK肥(T3)。结果表明:与T1相比,成熟期T2、T3的整株磷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15.9%和21.2%;T2、T3的磷肥生产效率、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平均分别增加14.5%,11.0%和84.5%;其中T3的磷肥生产效率、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分别较T2提高8.4%,11.6%和47.8%。T2、T3的土壤含水量较T1平均提高6.6%。T3处理将磷肥深施,有效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较T1显著增加10.2 mg/kg。T2、T3的玉米产量较T1分别提升11.7%和22.6%;T3较T2的玉米产量提高9.7%。说明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技术有效提高深层土壤保水性能,增加土壤下层有效磷含量,促进玉米磷素吸收,提升磷肥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和磷素营养损失。  相似文献   
3.
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麦优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DSSAT模型在河北省麦区得到应用并制定相应的最佳农田管理措施,本研究利用DSSAT模型模拟了小麦生长中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播和晚播均会减少成熟期最大干物质量,当播种日期在10月9日时小麦最大干物质量和产量均达最高;播种密度为450株/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低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下降明显,高于450株/m~2时小麦产量也出现轻微下降;施氮量大于24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增长速率降低,施氮量超过360 kg/hm~2时冬小麦产量变化不明显;每次最佳灌溉量在60 mm。因此,通过模型拟合确定的试验区合理播种日期为10/5—10/21,播种密度为450株/m~2,合理施氮量为240 kg/hm~2,每次灌溉量为60 mm。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农业部提出了“一增四改”重大技术措施。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5.
小麦要高产,播种和冬前管理是基础,春季管理是关键。原则是依据冬前状况,因苗分类管理。1冬前基础2008年秋季,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墒情充足,小麦播种集中。冬前个体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