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采用TCT-GC/MS对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挥发性物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析松果梢斑螟越冬幼虫对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球果及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红松健康球果、健康2年生枝和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乙醇对照组,而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的引诱作用显著大于健康2年生枝与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α-蒎烯、柠檬烯及α-蒎烯+β-蒎烯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明显强于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且以α-蒎烯的引诱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地理气候因子对落叶松根系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收集了大量研究报道基础上,对落叶松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温度、纬度的关系,根系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在吉林省西部1年发生1代。在系统调查其主要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采用杀虫胶环对其越冬成虫进行了防治,杀虫率可达98.0%以上;应用人工释放蝎蝽防治榆紫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60%-80%,并可在示范区形成较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4.
调查不同地理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球果被害率,以及主要害虫球果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和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的虫口比例。按虫期与被害部位,选取南亚、中亚和北亚3个地理种源的红松,分别测定健康与被害红松韧皮部和球果的单宁、总酚和黄酮含量,分析次生代谢产物与其抗虫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亚的红松球果被害率显著高于南亚和北亚种源,其球果中球果尺蛾和果梢斑螟危害率与后2个种源的差异显著;3个种源健康样本韧皮部与球果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受害后3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健康红松不同部位3种次生代谢产物均与其被害率呈负相关,其中韧皮部的单宁含量、球果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在0.05水平与其被害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控纵坑切梢小蠹对红松的危害,在抚松县林业局红松母树林利用人工合成信息化学物质———聚集信息素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监测与防治,结果表明: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捕数量比人工调查查获数量提高50倍以上,监测准确率可达到100%,持续防治4 a后的林间诱集量下降率为81.6%。纵坑切梢小蠹在抚松县的扬飞期从5月中旬开始,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扬飞量明显减少,至9月上旬扬飞期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6.
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为天敌昆虫人工饲料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含有棕榈酸油(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1和亚麻酸油(不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2连续饲养蠋蝽12代,并测定F1、F4、F8及F12蠋蝽各龄级若虫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性比(♀∶♂)、成虫体质量和产卵期、产卵量、卵孵化率及种群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生殖力指标。【结果】2种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效应与繁育世代数、生长发育阶段等相关。用2种饲料饲喂的蠋蝽2、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各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4、5龄蠋蝽若虫发育历期在饲养多代后(4龄至F8、5龄至F4)才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至F8时2种饲料对蠋蝽各龄期发育历期的影响效应才趋于稳定。一般地,饲料1对蠋蝽若虫早期发育更为有利即饲喂饲料1的蠋蝽2、3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低于饲喂饲料2的蠋蝽。而饲料2更适合蠋蝽若虫后期发育即饲喂饲料2的蠋蝽4、5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低于饲喂饲料1的蠋蝽。其他指标即卵、1龄若虫、总发育历期(仅F1存在显著差异)及成虫寿命,2种饲料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发育历期相似,F1蠋蝽2龄至5龄若虫死亡率及成虫获得率在2种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2种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蠋蝽各龄级死亡率及成虫获得率的影响开始增强即从F4开始均表现为饲料1处理的2龄和3龄若虫死亡率、成虫获得率都比饲料2处理的低,而4龄和5龄若虫死亡率都比饲料2处理的高。卵孵化率、1龄若虫死亡率,2种饲料间各代均无显著差异。饲养初期2种人工饲料处理的蠋蝽雌雄成虫体质量及雌成虫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增加,至F8饲喂饲料1的蠋蝽雌雄成虫体质量、雌虫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都显著低于饲料2。可育率在蠋蝽饲养开始时2种饲料间并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但从F4开始饲料1饲养的蠋蝽可育率一直显著高于饲料2,而饲料1饲养的F1至F8蠋蝽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种群倍增时间均优于饲料2。但这种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至F12时的结果正好相反即饲料2饲养的蠋蝽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种群倍增时间均优于饲料1。其他生殖力指标(成虫性比仅在F1存在显著差异)在2种人工饲料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含有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饲料1)可显著缩短蠋蝽低龄若虫发育历期、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蠋蝽雌虫可育率,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饲料2)更适合蠋蝽高龄若虫生长发育,提高成虫获得率和种群增长率。因此在以后的研究生产中可以通过在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添加或降低人工饲料中的某些关键营养物质,配制适合饲养对象特定生长阶段的人工饲料,从而使蠋蝽继代饲养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蠹虫信息化合物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蠹虫具有复杂的种间和种内信息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控制对寄主树木的选择、入侵及危害,进而调控小蠹虫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种群密度和生态分布。本文简要概述了信息化合物在小蠹虫寄主选择、入侵、定居、繁殖等一系列行为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小蠹虫寄主选择理论,重点阐明了寄主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件测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社会满意的软件测试人才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9.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我省林木种苗行业管理工作始终是全省林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此状况若不及时、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我省林木种苗工作乃至整个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我省林木种苗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种苗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有些种苗工程建设之初就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技术初审、审批、中期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科学、有序地进行,管理环节脱节,错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有一小部分种苗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伊氏杀线虫真菌Esteya vermicola (EV菌)在碳、氮营养源培养下的代谢差异,并找到重要代谢物或信号分子。【方法】选取培养真菌的碳培养基[主要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PDB)]和培养细菌的氮培养基(主要为酵母粉),将EV菌在2种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7 d,收获菌丝体并提取代谢产物。采用非靶标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在阴、阳离子模式下对代谢物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分析差异显著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共得到498种代谢物,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76和362种,其中2种模式共同含有40种。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共有444种,占总数的89.2%,其中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62和310种,有28种为2种模式共有。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使碳、氮培养条件下的代谢物聚为不同的簇并显著分离。氮培养条件下,磷酸胍基乙酸酯和对甲酚硫酸盐是大量产生且特有的代谢物;重要代谢物尿囊素、光色素、吲哚和海藻糖产量显著上调。通路分析将显著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富集到氨基酸和糖类代谢相关的代谢通路。【结论】EV菌在碳培养和氮培养条件下呈现明显的代谢差异,代谢通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