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势单倍型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在室内条件下以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Matsumura)为食物,观察这两个单倍型的幼虫期死亡率和发育历期、雌成虫终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单倍型-I和单倍型-Ⅱ的幼虫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分别为14.38和13.75 d;单倍型-I在幼虫各龄期的死亡率均低于单倍型-Ⅱ,分别为13.33%和29.20%(1龄)、5.49%和13.75%(2龄)、1.16%和4.35%(3龄)、2.35%和10.61%(4龄)。单倍型-I和单倍型-Ⅱ的成虫终身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36粒和887粒;卵孵化率差异显著,单倍型-I的卵孵化率(64.53%)高于单倍型-Ⅱ(60.99%)。综合来看,异色瓢虫的两个单倍型在自然界存在数量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其在生殖和发育上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手册:原理与应用》(Handbook of Biological Control: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由美国圣迭戈的Academic Press于1999年出版,从创意到完成历时10余年。主编为Thomas S.Bellows,T.W.Fisher,由加州大学的22位学者扩大到英国、荷兰、以色列等国62位在生物防治领域从事研究和教育的专家编撰而成。该书共分5大部分,以第Ⅱ、Ⅲ和Ⅳ部分为重点。第1部分概要论述了降低害虫种群和种群调节机制,从单种种群到种间竞争、寄主与寄生物、寄主与病原物、多物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2,即第2章,下同)。第Ⅱ部分的12章除第3章论述分类学与生物防治的关系外,其余章节具体讨论各主要生物防治方法,从传统生防(4~7)、天敌评价(8~10)到天敌淹没释放(11)、遗传改良(12)和天敌保护利用(13,14)等。第Ⅲ部分分别对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3.
按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代表性的土壤剖面(0-80 cm土层),按国颁标准采集样品与测定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为0.86-1.38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27.66%-44.14%,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4.98%-13.22%;土壤通气度为4.67%-13.08%。(2)土壤pH值为6.03-7.45;有机质含量为13.9-120.3g.kg-1;全N为0.81-3.74 g.kg-1;全P为0.21-0.78 g.kg-1;全K为11.62-22.54 g.kg-1。以上表明,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疏松、通气性能良好;土壤中N、P、K主要养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4.
柽柳的重要天敌--柽柳条叶甲生活周期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多枝柽柳 (Tamarix ramosissima L edeb.)自本世纪初从亚洲引入美国定植后 ,由于极强的适应能力而迅速传播 ,迄今已成为美国西部天然河岸生态系统中最严重的有害杂草。从原产地引进取食柽柳的昆虫以达到持续控制多枝柽柳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1 ] 。柽柳条叶甲 (Diorhabd  相似文献   
5.
寄生蜂成虫能否找到并寄生足够的寄主,是实现其最大生殖力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1],该因素与寿命直接相关,故寿命在进化中受到较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从而成为寄生蜂重要的适应性特征之一[2];在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寿命是决定寄生蜂控制寄主害虫能力的重要参数,是常用的评价天敌  相似文献   
6.
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依次为46.89%~66.50%,40.90%~68.09%和42.36%~98.15%,比杉木林提高12.4%~14.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pH值依次为4.30~5.10,4.40~4.80和4.13~4.55,比杉木林降低1.3%~6.3%;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46.03~71.45,34.96~68.67和25.59~79.38g·kg-1,8年生比杉木林略低,11和14年生...  相似文献   
7.
国外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美国、独联体和澳大利亚等国外主要棉区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西宁市马铃薯(大西洋)PVX、PVY、PLRV这3种病毒的发生情况,从该地区采集了270份叶片样品,应用DAS-ELISA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有26份样品为PVY阳性,此样品中PVY病毒感染率高达9.63%,由此可推测出该地区大西洋品种马铃薯被PVY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有1份样品为PLRV阳性,其感染率为0.37%,说明该地区种植的大西洋品种马铃薯被PLRV病毒感染并不严重;在本次检测中没有出现PVX阳性,其病毒感染率为0,说明该地区大西洋品种马铃薯极不容易被PVX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利用诱雌虫和雄虫的新型性诱剂,调查苹果园苹果蠹蛾和梨园苹果蠹蛾的消长动态并为苹果蠹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行取样法,诱捕器固定挂置在梨和苹果树约1.5 m高处。每种处理重复5次,诱捕器顺行依次排列,间隔3株数,共挂置7行,每行之间间隔2行树,共有75个诱捕器试验装置。20 d更换黏板,取回黏板在室内计数,通过观察成虫颜色、后翅反面有无黑板、翻看尾部生殖器结构分辨雌、雄蛾,分别计数统计。结果表明,在阿克苏阿瓦提县苹果蠹蛾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达到高峰期。第1代5月中、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期。第2代7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期,第3代8月中旬达到羽化高峰期期。第4代9月中旬达到羽化小高峰期。梨园苹果蠹蛾比苹果园苹果蠹蛾早1个月左右达到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和第1、第2代苹果蠹蛾对梨树的危害较大,从第3代开始对苹果的危害较严重,到第4代时梨园的苹果蠹蛾成虫数量比苹果园的明显多,因此梨园是防治苹果蠹蛾的最适场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型大小不仅是动物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而且与动物的生活史、生态学和进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广布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地理种群间形态分化的规律。[方法]从全国纬度在28°(浙江龙泉)至45°(黑龙江哈尔滨)之间的区域采集异色瓢虫样本,测量雌、雄成虫体长及体宽和体积,并观察色斑类型,分析形态特征变异与纬度的关系。[结果]异色瓢虫成虫存在体型性二型现象,雌虫体型显著大于雄虫;雌、雄虫体型大小的差异随纬度升高而减小。雌虫体型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与贝格曼法则的预测不符;但雄虫体型随纬度上升而增大,符合贝格曼法则。种群中具有淡底色型色斑的异色瓢虫数量占优,具有暗底色型色斑的昆虫较少,暗底色型中黑缘型昆虫极少;具有淡底色型色斑瓢虫占比在高纬度地区略大于低纬度地区。[结论]异色瓢虫体型大小及色斑类型与纬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