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对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棉菜粕及秸秆的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试验研究所采取的材料、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棉粕中游离棉酚等有毒物质的降解,从而大大增加其可利用能量,从而有效促进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与利用,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饲料回报率。  相似文献   
2.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成熟种茎为材料,采用直插的种植方式,设置4个种茎种植长度处理(20 cm、30 cm、40 cm、50 cm),研究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各项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综合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重、鲜薯条数以及鲜薯产量等各项指标而言,30 cm的种茎种植长度处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华南205和新选048在云南木薯生产中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6个不同成熟度咖啡果实为对象,对果实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咖啡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咖啡鲜果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指数、单果重、种子重、种子数、果实硬度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单果重、种子重逐渐增加,果实硬度、果形指数、种形指数总体上逐渐减小。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差异。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指标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加,部分指标由不相关向相关性转变。主成分分析显示,11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大小因子、种子形状因子、果实形状因子。最终确定果实横径、单果重、种子重、种形指数、果形指数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咖啡外观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成熟度为Ⅵ、Ⅴ时,咖啡的果实品质最好,成熟度为Ⅳ、Ⅲ果实品质较差,成熟度为Ⅰ、Ⅱ时,果实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4.
以潞江坝的Catimor系列品种咖啡鲜果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咖啡果实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果实的物理性状差异为极显著,其中,早期和晚期成熟的咖啡鲜果和咖啡豆颗粒较小,物理性状较差,而中期成熟的咖啡鲜果和咖啡豆颗粒较大,物理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外源硒处理对不同类型优质地方常规稻产量及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籼稻品种(‘泰选1号’)和粳稻品种(‘粳选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于较高海拔山区试验田(800 m以上)进行不同浓度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外源硒处理后不会降低两个品种的稻谷产量;随外施硒浓度的提高,两个水稻品种精米及米糠硒含量均显著提高,粳稻品种在0~15 g/hm2外源硒浓度范围内随硒浓度的增加,精米中硒含量的增加率呈较高的线性模式增长;而高浓度硒处理下,粳稻精米率、整精米率显著降低;随外施硒浓度的增加,水稻精米中氮钾元素含量与硒含量从极显著正相关变为极显著负相关。在硒浓度较低的环境下,适当增加氮、钾肥的施用量能促进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积累,高浓度反之。因此,对优质地方常规稻外施硒以提高品质与硒元素积累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辽宁地区的双孢菇高产培养料配方,在凌源地区开展对比试验,研究4种培养料对双孢菇前期发酵、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杏鲍菇为主料的配方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以秸秆为主料的配方单位面积总成本较低,潮与潮之间出菇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发情调控是肉羊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人为地调控母羊的发情期,就能达到母羊繁殖的可计划性,进而做到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真正实现母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本试验旨在根据饲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发情调控药物品种、剂量的不同及药物使用时间、部位的不同,观察其对母羊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了植物激素定量分析的生物学测试、免疫化学检测和物理化学检测等若干重要方法与技术进展,提出了拟建植物激素胶乳免疫测定的技术途径,指出了免疫PCR技术应用于植物激素检测的开发领域,分析了激素检测技术的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阐明草鱼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2基因(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2, mst2)在机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RNA-Seq技术对干扰mst2后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应激的草鱼肾细胞系(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 cell lines,CIK)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与验证分析。测序原始数据经De novo拼接与组装后共获得22 374个独立功能基因(unigenes),其中已知功能基因为21 199个,预测的新基因为1 175个。干扰mst2后经LPS应激的unigenes表达差异分析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共存在38个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22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对38个DEGs的RNASeq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qRT-PCR和RNA-Seq分析一致,说明RNA-Seq分析结果可靠。采用RNA干扰技术干扰mst2后经LPS处理,CIK细胞转录组中DEGs参与免疫代谢的途径主要有MAPK信号通路、内吞作用途径、自噬途径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凋亡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干扰mst2并经LPS处理后,促凋亡基因(fas、bad1、bad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转录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转录水平下调,证明干扰mst2后经LPS处理会诱发细胞发生凋亡。综上所述,mst2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过程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草鱼mst2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可为草鱼细菌性疾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废电池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物质,如铜、锌、二氧化锰、氯化铵等,若能很好处理,可从中获得不少有用物质.根据电池的结构,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一、收集铜帽.取下废电池盖,用小刀除去沥青,然后用钳子慢慢把碳棒拔出,取下铜帽集存,可作为实验或生产硫酸铜等化工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