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假种皮自然变异为黄色的南方红豆杉及其原种为对象,结合ITS序列分析变异品系与近缘类群的亲缘关系,并对变异品系和原种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变异品系和原种的遗传距离最近,且在遗传进化树上聚为一类,表明黄色假种皮的南方红豆杉由红色假种皮的南方红豆杉自然变异而来。除可溶性糖含量外,变异品系叶片中紫杉醇和丙二醛的含量,SOD、CAT、POD、PAL等酶的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原种,其中变异品系中紫杉醇的含量是原种的1.7倍。研究结果可为红豆杉属植物品种的鉴定以及红豆杉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00~2002年以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氮素吸收积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植株与籽粒含氮率、氮积累量、氮吸收利用效率、氮收获指数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出现频率呈偏态或正态分布。根据经济产量、氮收获指数、籽粒蛋白质含量、氮素产量生产效率、氮吸收效率、氮产量利用效率等因子进行动态聚类,将供试小麦品种分为8类,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小麦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