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用磷酸二铵和尿素施用量、播期、种植密度四个小麦主要栽培因素进行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高肥力条件下,各因素对济宁17产量的影响氮肥和密度达极显著水平,磷肥达5%水平显著,播期为负向不显著。高产地块应注意增施氮肥,适期早播,保证适宜的密度,控制群体大小,保障磷肥施用量,以获得较高产量。在中肥力以下条件下,应注意增施氮肥,保持合理密度,播期不宜太迟,增施磷肥,以保证获得较高产量。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播期。试验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拟合比较好,通过计算机寻优模拟,要达到620~670kg/667m2产量,在相似的土壤条件下,施尿素31.27~35.40kg/667m2,磷酸二铵15.46~21.68kg,播期10月6日~11日之间,种植密度在11.7万~13.443万/667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