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蝗虫的资源化利用正在全国蓬勃发展,蝗虫正愈来愈成为资源昆虫界的一朵奇葩,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挖掘出蝗虫的巨大价值,在食用、饲用、药用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大显身手,产生了很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蝗虫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已开始登上社会舞台,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纳,但在其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发展的不尽人意。本文试就当前蝗虫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昆虫资源在旅游上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发展昆虫旅游景观的几个途径:建设观赏昆虫景观、鸣叫昆虫景观、昆虫迪斯尼乐园、昆虫美食村、生态旅游庄园、昆虫博物馆,开发昆虫纪念品,并指出了发展昆虫旅游的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虫子鸡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从发展规模、销售、效益、养殖模式、饲料配方等方面阐述了虫子鸡产业的现状,分析了虫子鸡产业的销售技巧和养殖效益、饲料配方和养殖成本、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展望了虫子鸡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蝗虫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蝗虫资源化利用的概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各龄期东亚飞蝗分别在-5、0、5℃下的存活时间和各项生命特征。结果表明,低温对东亚飞蝗的存活及其生命特征有一定影响。相同温度下,龄期越大存活时间越长;同一虫态时,温度越高(在一定限度内)存活时间越长;取食的东亚飞蝗成虫比不取食的存活时间明显增加。只有在5℃时才有成虫少量取食,其余低温下和5℃的其他虫态则没有取食;低温处理时成虫几乎不变色,但取出放置在室温(约15℃)时则会有较明显的红色,若放入光照培养箱[(35±2)℃]则会加深红色,若虫的体色则变化不大;低温下的东亚飞蝗活动力明显减弱,多为趴伏状,很少活动,触角有时会轻微活动;死亡时六足紧缩。  相似文献   
7.
分析动物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对动物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动物学应该以进化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保证动物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动物系统进化树为主题,也是动物系统发生的内在联系,结合地质年代和环境演变,重点讲解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属模巨齿蛉末龄幼虫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后肠构成。其中:后肠最长,占比49.60%;前肠次之,占比43.65%;中肠最短,仅占比6.75%。前肠位于头胸部至腹部第2体节,分为口、咽、食道、嗉囊、前胃、贲门瓣6个结构。咽表面附有强大的环肌和白色的气管组织,内部形成明显的8条褶皱,褶皱上附有朝内密集排列的手指型齿;食道和嗉囊内部由大量褶皱构成,褶皱上有朝内的1~3个为单位稀疏排列的锥形齿;前胃结构较为特殊,外部是强壮的肌肉层,内部由6个相似的几丁质结构构成;贲门瓣在前胃的末端和胃盲囊前端,内部有4个长条形的褶状凸起紧紧扣在一起,呈漏斗状,表面粗糙但无齿,是前、中肠的分界线。中肠位于腹部第3体节,包含4条相等的胃盲囊,末端形成幽门瓣,其内部有6个凸起,且有朝内的具2~5个小齿的爪型齿。后肠位于腹部第4至第10体节,后肠与中肠分界线由7条乳白色马氏管围圈构成,马氏管由丰富的纵肌组成,马氏管着生处内部是幽门瓣,且有6个凸起,从此处向下延伸形成褶皱至后肠,之后依次是细长状乳白色较短的回肠,弯曲且向上折叠呈“N”字...  相似文献   
9.
曹成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5,(5):376-377,380
以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改造思路、人才培养措施、师资转型等几个方面,探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转型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含水量的麦麸饲料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东亚飞蝗若虫,在山东农业大学温室内进行其对不同含水量的饲料取食试验,测得结果应用统计软件DPS v 3.01专业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40%、60%、80%)的同一种饲料,其饲养效果不同。东亚飞蝗对麦麸饲料的取食量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其所取食的饲料中所含(实际消耗)的麦麸量却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增重效果也是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死亡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生长速度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加快,消化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利用率和转化率随含水量而变化的规律不是很明显。[结论]试验验证了东亚飞蝗取食食物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取食水分这一论断,也为节约其人工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