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收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蒙古黄芪种苗,制定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为黄芪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共收集35份蒙古黄芪种苗,测定各产区种苗单株鲜重、根长、根粗、芽体长、芽体个数、病斑度等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种苗分级。后将不同等级种苗移栽,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蒙古黄芪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6.17 g,根长≥39.09 cm,根粗≥6.07 mm;二级种苗的单株鲜重为5.73~6.16 g,根长为31.32~39.08 cm,根粗为5.64~6.07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为3.27~5.72 g,根长为25.11~31.31 cm,根粗为5.02~5.63 mm。结论:黄芪产量随着种苗等级降低而减少,生产中采用一、二级种苗进行种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甘肃岷县不同海拔当归产量和阿魏酸含量变化,为扩大当归生产适宜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当归产量以阴干后称重测定,阿魏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当归产量随海拔升高其变化规律不明显,海拔2 624 m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2 624-2 810 m海拔范围当归平均产量最高。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在2 294-2 624 m海拔范围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2 624 m阿魏酸含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2 294-2 519 m海拔范围当归平均阿魏酸含量最高。结论:2 624-2 810 m海拔范围有利于当归产量增加,2 294-2 624 m海拔范围有利于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增加,因此,在2624 m海拔下有利于提高当归产量和阿魏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当归熟地育苗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归育苗地一般要选择海拔2 500 m以上的草荒地,头年开荒第2年育苗,这种传统育苗技术被称为传统生地育苗技术。传统育苗需要垦荒毁坏绿色植被,加剧区域水土流失程度。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解决当归育苗中垦荒的突出问题,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及生产印证,总结制定出当归熟地规范化育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当归是传统常用中药,药用历史已有千年,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镇静、镇痛等功效,为临床常用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当归属多种植物民间常做药用,包括常用中药当归、白芷和独活等。另外,有些种类可以食用和作饲料。在我国及东亚其他国家,当归的来源并不统一,有一些植物也以当归为名作为药材或食品使用。  相似文献   
5.
甘肃岷县不同海拔栽培当归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甘肃岷县不同海拔区域栽培当归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探索当归多糖含量与栽培区域海拔之间的关系。方法:加热回流提取当归多糖,苯酚-浓硫酸法比色,在490 nm处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多糖含量。结果:当归多糖在2 300-2 9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增高,在海拔2 900-3 1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下降,其中2 600-2 900 m海拔区域栽培当归样品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域当归多糖含量。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当归多糖含量随栽培区域海拔的变化规律,对当归最适栽培区域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阿魏酸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8批不同产地的当归药材中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阿魏酸在0.24-3.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 1.2%。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的阿魏酸含量差异较大,云南产最高,甘肃次之,四川较低,其中道地产区岷县处于中等水平。结论:以单一指标成分阿魏酸来评价当归药材质量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多指标成分,以有效评价当归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7.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环境气候数据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藏药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探索其适生区变迁规律.通过ArcGIS和SPSS对模拟结果分析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独一味最适宜生长地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因素环境刺激对心肌缺血家兔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家兔90只,随机分心肌缺血低氧组、心肌缺血饥饿组、心肌缺血低氧饥饿高温组、心肌缺血低氧高温组、单纯心肌缺血组、单纯饥饿组、单纯高温组、单纯低氧组、正常对照组共9个组,每组10只,心肌缺血按缺血方法进行,各组分别放入相应的环境中,实验进行30min后测定各组的QT间期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实验动物的QT间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各种环境因素变化作用于心肌缺血30min后表现为以QT间期延长为主,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心肌缺血前比较,多因素环境变化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也均以QT间期延长为主(P<0.05)。结论多因素的环境变化对心肌缺血家兔QT间期都有一定影响,均以QT间期延长为主。  相似文献   
10.
研究超声提取泡参中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BB)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温度、固液比对泡参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泡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28min,提取温度45℃,固液比1:14(W/V)。在此工艺条件下,最大响应值为(1.225%)和实验值(1.187%)有良好的拟合度。该结果提示,响应面法优化泡参多糖切实可行;抗氧化活性测定显示,泡参多糖能有效清除ABTS+·自由基,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