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一般认为杂交种子酶活性比亲本高,可将贮藏物质迅速分解,及时供应幼胚生长,能保证幼苗的生长优势。湖南农学院 (1977)对南优2号及其亲本种子萌发速率和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看法,但他们只测定了前发第五天的a-淀粉酶活性。对不同基因型种子萌发期间淀粉酶活性的差异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分期测定了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胚乳物质消长情况,以期探明杂交水稻苗期生长优势的生理基础,并为杂种优势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为汕优.6号、珍汕97A、珍汕97BRI,R…  相似文献   
3.
4.
5.
杂交水稻萌发种子淀粉酶活性的GA3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化学测定和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水稻种子在萌发初期淀粉酶酶带起动快、表达早,使萌发初3天有较明显的总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优势。杂交水稻种子胚乳预存有α#+-淀粉酶是造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内在基础。这种预存酶的电泳特性与萌发期间出现的三区酶带中的A带一致,并非新带。杂交水稻种子形成期间未出现干种子中预存的α#+-淀粉酶带(A),而只测得Rf值较小的淀粉酶带。由此推测,预存的α#+-淀粉酶可能是种子成熟后经内部的生化修饰而激活的。GA#-3对不同α#+-淀粉酶合成的作用并非一致,C带需要GA#-3的诱导,而A带则相反。放线菌素D对萌发种子淀粉酶各带的合成无抑制效应。另外,还对水稻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