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赤霉病流行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952—1963年病害流行程度与穗期气象要素之間的相关性测定結果表明,各年发病程度与4月下旬至5月下旬(小麦抽穗至糊熟)特別是5月上中旬(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的降雨日数、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同期的降雨量、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稻桩上产生的子囊壳是本地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初侵染的数量和流行程度有关,其数量积累决定于雨湿条件。小麦开花灌浆初期最易感病,此时期降雨日数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十二年資料分析結果,病害流行可以分为六种类型:早期发生型;中期发生型;后期发生型;少雨限制型;低温限制型;生育提早限制型。根据1957—1963年預测圃小麦开花后二旬內的降雨日数与发病率的相关,以发病率为应变量求出迴归方程式:Y=6.61 X—48.35,为中期預測提出雨日指标。  相似文献   
2.
灌溉水与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各地多年来调查研究都指出:秧田受淹,本田病重;本田受涝、深灌,加重发病;且病害有随灌溉水流蔓延邻田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的群众称白叶枯病为“水瘴”。因而近年来,在防治上试行提出浅水勤灌,拔节期烤田,以及采取封锁病田“毒水”等措施。但迄今对水层影响发病及其原因,尚无实验证明,因而在控制灌水防病的实际应用上,如何掌握重点,提出具体要求,还缺少理论依据。江苏苏州专区农科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在  相似文献   
3.
徐闰成 《植物保护》1964,2(5):215-216
应用噬菌体研究稻白叶枯病,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日本已广泛应用于病害诊断、预测等方面,但所采用的方法都较繁复。我们于1962年开始探索简易方法,以便适合于目前基层研究单位的设备条件,能广泛开展此项工作。 噬菌体的分离,根据文献介绍,一般采用过滤灭菌法、离心沉淀灭菌法或氯仿灭菌法分离,都需要特定的设备或消耗药品,且操作费时。我们试用不灭菌直接分离法,效果也很好,效率也高,每次可分离大量样品,很适用于田间系统测定灌溉水、土壤、稻叶和种子内噬菌体的消长。依样品的处理方式和步骤分混合法、涂抹法和组织分离法三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