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借助近红外光谱技术,以江西省永丰官山林场楠木种子园的64份闽楠叶片为材料,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闽楠叶片样品的氮元素含量作参考值,同时采集闽楠叶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运用化学计量学软件NIRCal,选定建模方法、建模波段和预处理方法,建立最优测定模型。另随机抽取10份未知样品对模型进行检验,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用主成分回归方法(PCR)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1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1.098,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v为0.897,交互验证集均方根RMSEV为1.192。外部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范围在0.070~0.705之间,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116,大于0.05,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可用于闽楠营养水平和优质选种的大批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和井冈山市长坪林场不同施肥类型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毛竹林为对照,研究了施肥对毛竹林生物量及其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毛竹林乔木层生物量,且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竹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不同施肥类型毛竹林乔木层碳储量为25.88~40.25 t/hm2,施肥样地碳储量均大于对照样地,与施肥对毛竹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一致.毛竹林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应该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以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并增强毛竹林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4.
红楠种源苗期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九连山、宜丰官山、井冈山、德兴红楠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种源间生长差异及生物量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个种源生长节律相近,均为一个生长高峰;九连山种源表现最好,苗高、地径分别大于种源平均数34.39%、64.16%,表明种源选择可获得明显的增益效果;苗木不同器官间生物量分布的比率是相对稳定的,不因苗木生长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跨海线路是岛际之间电力供应的主要方法。跨海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影响跨海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对跨海线路防船损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主要的监测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樟属植物识别的可行性,为樟属植物识别提供一个新方法。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猴樟、黄樟、油樟、银木4种樟属植物叶片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结合PCA聚类分析(PCA-Cluster)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建立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PCA-Cluster方法,选择4 400~4 800 cm-1、5 400~6 600cm-1、7 800~10 000 cm-1建模波段,Segment 5 Gap5的3点二阶泰勒求导(ds2)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所建模型的识别效果最好,对外部验证集样品的识别率达97.5%;运用PLS-DA方法选择4 000~8 000 cm-1波段,一阶导数、5点平滑两种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判别模型性能最佳,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c2)为0.92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202,利用所建模型对外部验证集样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100%。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用于不同种樟属植物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基质、激素、扦插时间及顶芽对棱角山矾扦插的影响,对棱角山矾进行不同基质、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浸泡时间及扦插时间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夏季枝条刚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时,以黄心土为基质,插条带顶芽的更易产生愈伤和生根,用100×10-6的NAA浸泡1.0h对棱角山矾扦插最好,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掌握毛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特征,以江西省安福林区的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这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中亚热带阔叶林和杉木纯林林地为对照,对其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及其在各土层的剖面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地的SMBC含量间差异较大,不同类型林地0~60 cm土层的SMBC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竹阔混交林(157.62 mg·kg~(-1))毛竹纯林(143.17 mg·kg~(-1))竹杉混交林(110.19 mg·kg~(-1))阔叶林(101.07 mg·kg~(-1))杉木林(86.56 mg·kg~(-1));各林分类型的SMBC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的SMB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各林分类型其SMBC含量的平均值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分布在各土层的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表层的积聚作用明显;毛竹林地的SMB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比率为1.01%~1.11%,高于阔叶林地的0.67%和杉木林的0.79%;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竹杉混交林的SMBC与TO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55和0.47。  相似文献   
10.
以赣中毛竹纯林(MC)、竹阔混交林(ZK)、竹杉混交林(ZS)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阔叶林(KY)和杉木纯林(SC)为对照,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土壤结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ZK>MC>ZS>KY>SC;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阔叶林优于杉木林,毛竹林类型较差;>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94.43%~97.25%,土壤各层均为阔叶林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值大小排序为MC>ZK>ZS>SC>KY;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MWD和GMD存在差异,与毛竹纯林比较,竹阔和竹杉混交林0~60 cm土层中土壤MWD和GMD均值分别提高了3.38%、4.10%和5.04%、8.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壤结构指标关联度大小排序为KY>SC>ZK>ZS>MC,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林地资源合理经营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