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稻瘟病是全国性的水稻病害,在辽宁稻区每年也都有发生,尤其一九五三、一九五四两年曾大发生,为害严重,并造成个别田块颗粒不收。近几年来由于加强了防治,发生较轻,但目前仍是稻作生产上的最大灾害之一(5)。  相似文献   
2.
我对遗传学是外行本来不懂,但我愿意提出我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我认为摩尔根遗传学派与米丘林遗传学派两者对于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并不矛盾,而且由于摩尔根学派的深入研究反而充实了米丘林学派的内容。前者主要是针对遗传的具体表现结果进行研究而提出遗传的基本物质为基因的学说。但后者主要从生物的个  相似文献   
3.
东北稻瘟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搜集了东北中南部龙井、公主岭、安东、凤城、熊岳五地区的稻瘟病株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和12个水稻品种鉴定试验,根据其致病性及培养性状,分成三个生理菌系:菌系1(由熊岳分离)无论在苗期或分蘖盛期,对12个鉴定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致病性;菌系2(由安东和凤城分离)对南部晚熟品种的致病性较强;菌系3(由公主岭与龙井分离)在孢子形态上虽稍有差别,但致病性基本一致,对中北部品种的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张际中 《植物保护》1964,2(4):166-167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现象 稻瘟病菌的生理分化现象早在1922年就有人发现了,无论在培养性状,生理性质、孢子形态及致病性上都有不同的菌系[4、8、9、13]。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曾风靡一时,但1936年以后差不多烟消云散,又很少有人研究了。可能由于这种病菌是兼  相似文献   
5.
1.棉黄萎病病原菌,经鉴定后,采用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学名。2.最适本病原菌生育的培养基,以改良 Czepek's 组合和马铃薯培养基为最好,在这两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旺盛,经过4—5天后都能生很多分生孢子,并渐生成小菌核。3.本病原菌的发育温度以17°—28℃较好、其中尤以25℃最好。孢子发芽温度以15°—20℃篇最好、在1%葡萄糖液中发芽最好。但在灭菌水中发芽亦好,对营养的要求并不太高。4.本病原菌自苗期(具四真药)开始直至后期,皆能侵入棉株内部,其中尤以用孢子悬浮液于棉根附近接种的办法,得知在开花期至结铃期皆能显现较高的发病率、根据实验记载,在棉花生育期中,接种后一般8—16天左右即能现出病征,此比前人记载期限较早。  相似文献   
6.
据报导,北京、昌黎等地于4月底或5月初发現梨芽鳞片上有分生孢子生成,成为当年梨黑星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之一。依我們1956年在熊岳地区的观察,亦发現类似現象。在5月初,将鴨梨的病芽芽鳞片撕下,进行离心檢查,均发現有分生孢子存在(見表1)。而且观察到从病芽抽出的枝梢和叶丛皆生有霉  相似文献   
7.
根据1962~1964年和1980~1982年在辽宁省沈阳市郊、抚顺市郊、辽阳市郊、盘山县、清原县和开原县等水稻产区的64个田块上的调查与采集的稻苗绵腐病标本、稻田土或穗田水,经分类鉴定与接种试验,证明下列9种真菌可以引起水稻苗绵腐病:即混生水霉、杜来替水霉、矩圆绵霉、粗布绵霉、异丝绵霉、鞭绵霉、A.sp.、多胞网囊霉和不孕网囊霉。其中杜来替水霉、矩圆绵霉、粗布绵霉,A.sp.和多胞网囊霉为国内新纪录种。对这些菌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附有一份简单检索表和菌种的形态图。  相似文献   
8.
1.两年的试验一致显示采收期对国光苹果虎皮病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早采收的远比晚采收的发病既多且重。延迟采收对降低发病率的效果在不同包装处理及不同后期贮藏温度之间有些不同,在石腊油纸处理比其他包装处理及对照更显著,贮藏后期温度低的(0—3℃)比温度高的(3—6℃)显著。2.贮藏后期温度升高,发病率也就增加。温度升高对促进发病率的影响程度,在晚采果比早采果显著,在对照组似乎比其他包装处理为显著。3.在各种包装处理中,以石腊油纸处理的发病最低。石腊油纸降低发病率的功效在晚期果比早期果显著,在后期贮藏高温比低温显著。蓖麻油纸处理似乎无效甚至还有促进发病的趋势。稻壳填箱处理的发病率在第一年有的比对照高,有的比对照低;第二年一致低于对照组,并且其发病率降低的程度在晚采果比早采果显著,在贮藏后期低温比高温显著。果实包纸处理的结果基本上与稻壳处理相仿。4、上列各种处理的苹果在贮藏前期很少发病或不发病,贮藏后期则急速增加。这种转变期在早采果大约为3月上旬,晚采果要更延迟些。5.贮藏在不断变动的室温中(相对湿度较低)的苹果与上述情况不同,第一年(温度较高,每天程10—23℃之间变动)早采果到2月底尚无病;第二年(温度较低每天在2—10℃之间变动)到3月中已有相当数量的病果,特别是早采收的;但最后的总发病率却比贮藏后期高温的甚至比低温的还要低。6.苹果从贮藏室骤然移入室温中,发病率急速上升,数日内(早采果)至10余日内(晚采果)便远远超过冷藏或室温贮藏的同类果实。7.应用某些挥发性物质处理苹果,找不到什么有规则的结果,很多处理组的发病率甚至比对照组还要低,这可能是试验的果实太少及果实成熟度不很一致所致。8.观察和计算肯定了着色程度同病变的关系。果实大小同病变的关系不显著。9.从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国光苹果的虎皮病就是果皮褐变(Загарилигорение,scald),但稻壳和包纸处理的结果与某些学者对果皮褐变原因的见介不相符合,因为这些处理的通气情况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抗病性虽然一般认为是单纯地由于植物对病原体抵抗作用的结果,但这种抗病性应当从病原体与植物的相互微妙关系及环境条件对于它们影响的三方面来进行分析。病原体必须与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获得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其生存,植物为保持其正常的生存也要直接或间接地抗拒病原体的侵染,而且病原体的获得营养物质及植物的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