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26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制造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重金属。重金属一旦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回收,进入土壤中,土壤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超过一定数值,过量沉淀引起金属含量过高,则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一般来说,重金属是指比重等于或大于5.0的金属,常见的有Fe、Mn、Zn、Cd、Hg、Co等。重金属元素一旦被农作物吸收到根部,则会存留于农作物体内,对人类造成危害。就目前来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不仅影响茶叶的生长和质量,而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即X Ray Fluorescence(简称XRF技术),这种技术将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测量出来,通过专业的分析比对,能够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一定地域内的突然重金属情况,进而利于对污染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优良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为了研究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叶片半卷曲的卷叶突变体(roll leaf mutant,命名为rlm1),突变体rlm1主要特征为成熟叶片沿中脉向内卷,叶片最终卷成直立半圆筒状,叶片卷曲度达0.64,叶片直立参数达95,且光合效率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图位克隆技术,确定突变体rlm1突变位点位于LOC_Os03g06654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LOC_Os03g06654基因编码黄素单氧化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RT-PCR表达分析表明LOC_Os03g06654基因因T-DNA插入而导致完全失活。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卷叶基因Os COW1(Constitutively Wilted 1)为等位基因,而且突变体rlm1所表现的农艺性状均佳,可期待利用该突变体进行高光合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3.
煤矿复垦区重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红  胡友彪  张治国 《土壤》2017,49(5):977-981
为探究煤矿复垦区重构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淮南潘一矿区煤矸石山和周边复垦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分布和颗粒组成上,分析了煤矸石山山顶、山腰和山脚的煤矸石风化物及周边林地土壤中DOC的含量。结果表明:自上而下山顶、山腰、山脚的煤矸石风化物中DOC含量呈递减趋势,并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林地土壤中DOC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粒径颗粒物中DOC含量分布不同,煤矸石风化物和林地土壤均以细砂(0.2~0.05 mm)DOC含量最高,石砾(10~2 mm)DOC含量最低。在雨水淋溶作用下,煤矸石风化物对周边土壤DOC含量贡献较大,距离山脚1~100 m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加,土壤中DOC含量由325.46 mg/kg减少至177.89 mg/kg,煤矸石风化物对周边土壤DOC含量的贡献率由85.78%降低到1.54%,在距离山脚100 m处土壤中DOC含量已接近正常对照土壤含量。  相似文献   
4.
淮南矿区煤矸石风化物特性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淮南矿区潘一矿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矸石风化物的理化特性、电镜扫描(SEM)、能谱(EDS)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分析,初步研究了煤矸石风化物有机碳分布和释放规律,以及煤矸石山堆积淋溶作用对周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山顶、山腰到山脚煤矸石风化物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依次减小,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总有机碳(TOC)含量逐渐变大。煤矸石风化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煤矸石风化物粒径大小呈正相关,与煤矸石风化物的风化程度成负相关。不同粒径煤矸石风化物淋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随着淋溶时间增大而减小,在96h淋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趋于稳定,且值较为接近。距离山脚2~100m内,随着采样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呈减少趋势。在距离煤矸石山80~100m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接近正常农田土壤含量。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采取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10°~12°的黄土坡耕地上每公顷施厩肥30000、45000、75000kg,年径流量比对照区分别减少13.3%、20.5%、34%,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2.3%、33.7%、35.4%,其减少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第4年各施肥水平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为69.7%、65.0%和140.1%;一种作物在一年中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施肥水平可分别增产26.7%、25.5%和43.3%.在10°左右的坡耕地上,每年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芦苇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是世界广布的重要湿地物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形态变异,并有极高的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中国各地对于芦苇研究的成果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我国芦苇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养殖废弃物堆肥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抗生素的滥用及排放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传播和扩散。畜禽粪便是导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水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抗生素及其环境残留水平和对动植物、微生物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利用堆肥技术降解畜禽粪便中抗生素和ARGs效果及机制的研究情况。总结得出,猪粪中抗生素残留量最高,其中四环素类残留量为1390~354 000 mg·kg^-1,磺胺类170.6~89 000 mg·kg^-1,氟喹诺酮类411.3~1 516.2 mg·kg^-1,硝基呋喃类85.1~158.1 mg·kg^-1,大环内酯类1.4~4.8 mg·kg^-1。堆肥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好的降解效果,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率为62.7%~99%,磺胺类为0~99.99%,对大环内酯类几乎可以完全降解,但是,堆肥无法降解喹诺酮类抗生素。养殖废弃物堆肥过程中,ARGs的降解情况同样因抗生素种类和堆肥方式而不同。已有的研究表明,除大环内酯类ARGs外,堆肥对其他ARGs均具有有效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50.03%~100%。堆肥初期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堆肥结束后放线菌门成为最优势菌门。初始抗生素的浓度不影响堆肥结束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温度和pH是影响抗生素降解的最主要因素,而ARGs的降解效果主要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鳗鱼蛋白酶解动力学特性,研究在不同初始底物质量浓度[S0]和酶质量浓度[E0]条件下,中性蛋白酶对鳗鱼蛋白的酶解过程,将水解实验结果用推导的动力学模型方程进行拟合,建立酶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50℃、pH=7.2的条件下酶解,鳗鱼蛋白的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随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但随初始底物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鳗鱼蛋白的动力学方程为:DH=1-(1+32.65[E0]/[S0].t-0.1t)-0.061 9;酶解的最低临界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为3.06×10-3[S0],最大临界底物质量浓度为326.50[E0].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有很好的拟合度,可为酶解反应过程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精选良种 选用籽多高产的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在播种前人工挑选籽粒饱满、粒型整齐一致、发芽率高的种子,除掉有病虫害和瘦小的秕粒种子,保证良种下地,一次播种保全苗。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是测量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的有效方法。作者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对1997~2001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济南市生态有较大赤字,并对赤字产生原因和减少赤字的可行性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