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惠芝  舒少华  王沫  陈泉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71-2672,2675
选用5种药剂对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苗期黑斑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其对茅苍术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茅苍术田间地上部分的死苗率及其地下根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齐苗后每7 d喷施1次500 g/L的异菌脲SC 1 000倍稀释液,连续3次,对茅苍术黑斑病的大田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65%,地上部分死苗率最低,仅33.72%;70%丙森锌WP 500倍稀释液处理的茅苍术成株率为74.97%,一年生种子育苗的根茎收获量为2 635.5 kg/hm2。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机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在分析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退化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机制。封闭的内陆盆地和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内在因素,而人为干扰是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的恢复,必须遵循干旱区植物的生态学性质,密切结合植被发生所需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干旱区植被分布格局与地下水的关系。2000年5月以来的生态输水使近河道地段地下水响应明显,横向于河道一定宽度范围内植被恢复明显,但这种恢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