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症状1.1 肠炎型:此型较普遍,占81.25%。犬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先减退后废绝,卧地不起,喜晒太阳,体温升高39.6~41.3℃,但个别警犬和家犬发病后体温未见明显升高;先吐食物,排黄白色水样便,后出现“赤豆汤”或“西瓜水样”或呈“果酱”样暗红血状稀便,且腥臭难闻。病后期严重脱水,鼻端干燥,舌体下垂,眼窝凹陷,黏膜苍白,迅速消瘦,全身散发异臭。病程长短不一,幼犬较短,多为3~5d,病死率较高;12月龄以上的成年犬病程长达7~14d,病死率较低。1.2 心肌炎型:此型较少见,占9.06%,此型多见于2~3月龄幼犬,表现…  相似文献   
2.
动物园猫科动物变形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2月 1 7日至 3月 2 8日 ,我园猛兽区猫科动物发生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变形杆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园猛兽区共饲养有狮、虎、豹等猫科兽 6种 2 8头 ,其中幼兽 1 0头 ,成年兽 1 8头。1 999年 2月 1 7日 ,9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防牛创伤性网胃炎、创伤性心包炎的发生,国内外专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日本在牛同胃里投放永久性磁铁。美国在牛网胃里投放磁捧。西欧一些国家给牛网胃中投放马蹄状磁铁、磁笼等。我国有些地方也给牛网胃中投放磁铁和磁笼。但以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作物秸秆(豌豆秸秆、玉米秸秆、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f)、甲烷(CH4)产量、逻辑斯谛-指数(LE)模型产气参数、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主要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等指标。结果显示: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按玉米秸秆、青稞秸秆、豌豆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的顺序依次降低。体外发酵48 h后,玉米秸秆的Vf、IVDMD、IVNDFD、CH4产量(豌豆秸秆除外)、丙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作物秸秆(P0.05),其体外发酵液p H则显著低于其他秸秆(P0.05)。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作物秸秆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原牧区来说畜牧业是当地人民收入的一大部分来源。畜牧业的发展关键是对动物的防疫工作,动物防疫做好了可以大大提高畜产品的数量,牧区人民的收入也会更高。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会影响到畜牧业发展,制约了当地畜产品的销售。因此高原牧区要构建好常规化防疫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利优势下,利用现代化体系逐步进行畜牧业的现代化实践。本文就高原牧区如何构建常规化的防疫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畜牧业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统一要求和2009年2月上旬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会议的分工安排,青稞生产栽培岗位专家(团队)与西宁、西藏和甘孜三个试验站一起完成了青藏区域青稞生产现状的基础(通信)调研。调查内容包括青稞生产与技术应用现状、生产设施与设备、产后加工与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区建设现状和产业效益(经济、生态)提升等技术需求,大麦育种科研现状与资源技术需求等;  相似文献   
7.
以具典型晚疫病症状的番茄病叶为试材,采用薯片夹叶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测定了不同培养基、pH、温度、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通过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以期为西藏设施番茄晚疫病发生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引起设施番茄晚疫病的病原菌为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RS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最适生长pH 6~7;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最好,麦芽糖最差;在氮源利用方面,菌丝在以脯氨酸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精氨酸、胱氨酸和氯化铵上不生长。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55℃,15min。  相似文献   
8.
牦牛(Bos grunniens)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具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牦牛在生理结构及遗传分子方面表现出高原适应性特征,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揭示了牦牛高原适应机制。文章对牦牛遗传背景、形态、生理高原适应性进化的改变、相应分子遗传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及其他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研究和高原缺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海拔、寒冷和干旱等恶劣气候环境地区草地植被恢复的瓶颈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该研究系统地介绍了高寒干旱区草地自压喷灌技术,采用创新设计,设置围栏、围栏+喷灌、未围栏3个处理的初级生产效益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围栏封育+自压喷灌样地植物平均高度比未围栏样地增加了155.77%,比仅围栏样地增加了76.71%;群落盖度比未围栏样地增加了152.69%,比仅围栏样地增加了35.96%;群落生产力比未围栏样地增加了110.00%,比仅围栏样地增加了24.10%。结果表明,自压喷灌技术在水源和地形条件具备的高寒干旱草地恢复中具备一定的示范和推广潜力,为西藏地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为该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优质稻高产新品种是目前水稻生产中一个主攻目标,也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推广的新课题。江门市稻作区域广,一个新品种能否适应全市的稻作环境,必须进行反复多点区域表证示范。齐粒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利用巨丰占作母本、澳粳占作父本杂交、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