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释杜洛克和陆川猪杂交F_1代毛色分离现象,以5窝黑毛全同胞杜陆仔猪及其母本为对照,利用PCR测序法对4窝毛色异常全同胞杜陆仔猪及其母本的MC1R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窝黑毛全同胞杜陆仔猪MC1R基因型均为ED1/e,母本MC1R基因型均为ED1/ED1;4窝毛色异常全同胞杜陆仔猪中,黑毛杜陆猪MC1R基因型均为ED1/e,红毛杜陆猪MC1R基因型均为e/e,母本MC1R基因型均为ED1/e。由于纯种杜洛克MC1R基因型为e/e,纯种陆川猪MC1R基因型为ED1/ED1,理论上其杂交F_1代杜陆猪MC1R基因型应该为ED1/e,毛色表现为黑色。研究结果显示,产毛色分离仔猪的母本为杂合子,含有杜洛克血统,因此,杂合子母猪和杜洛克杂交产生MC1R基因型表现为纯种杜洛克所特有的e/e,子代表现为红毛,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杜陆猪毛色分离的原因。以MC1R基因为分子标记可以指导猪场快速淘汰杂合子陆川猪母本,迅速纯化基础群。  相似文献   
3.
基于SNP 芯片分析的蓝塘猪遗传群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和利用蓝塘猪种质资源,采用Illumina CAUPorince 50K SNP芯片对139头蓝塘猪进行遗传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NP芯片基因型分型的平均检出率高达98.24%,表明该芯片适合应用于中国地方猪。蓝塘猪的平均遗传距离值为0.3326±0.0339,主成分分析和G矩阵结果表明部分种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139头蓝塘猪种猪可以分成5个家系,分别为家系A、B、C、D和E,其中家系A、B、C和D均有种公猪。蓝塘猪的Y染色体共有两种单倍型,其中家系A和B属于单倍型A,家系C和D属于单倍型B。在蓝塘猪中共检测到1 680个ROH片段,10~20 Mb长度的ROH数量最多、占44.52%,平均每个蓝塘猪的ROH数量为12.09(±5.90)个,平均总长度为246.90(±170.93)Mb。通过SNP芯片,从遗传水平反映了一个蓝塘猪种群的群体结构,为地方猪种的保种、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陆川猪种群的纯度,本研究以4个华南地方猪种(莆田黑猪、粤东黑猪、大花白猪、巴马香猪)和3个外来猪种(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作为对照,利用PCR测序法对陆川猪群体56个样本的MC1R和KIT基因进行基因型鉴定。测序结果表明,大白猪和长白猪KIT基因内含子17的第1个碱基发生G>A剪接突变,而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以及杜洛克猪中KIT基因型一样,均为野生型的GG基因型;MC1R基因编码区分析表明,以海南野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在MC1R基因编码区存在95Val > Met和102Leu > Pro两个错义突变;MC1R基因非编码区分析表明,与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相比,陆川猪和4个华南地方猪种MC1R基因的5'UTR分别存在5~6个SNPs,3'UTR存在1个A碱基的缺失。另外,试验对一窝毛色异常的陆川猪仔猪及其亲本的KIT和MC1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仔猪及其亲本的KIT基因型均为GG野生型,仔猪和母本的MC1R基因均存在ED1和Ep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父本的MC1R基因型为ED1,因Ep对应于皮特兰猪的斑块表型,所以初步判定母本渗入了外来猪种的血统。本研究通过检测陆川猪等8个猪种的毛色相关基因KIT和MC1R基因的基因型,证实了中外猪种间在毛色遗传上的分子差异,为今后深入研究猪毛色遗传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VRTN 基因 g.20311_20312ins291 和 g.19034A>C 突变是影响瘦肉型猪胸椎数的突变,该突变可增加胸椎数。探究两广小花猪 VRTN 基因突变频率及其对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影响,为两广小花猪的分子选育提供参考。【方法】提取 69 头两广小花猪基因组 DNA 并进行 PCR 扩增,使用凝胶电泳与 TA 克隆分别检测其 VRTN 基因 g.20311_20312ins291 和 g.19034A>C 位点突变情况;测定该群体的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根据位点突变情况将该群体分组后使用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在该群体中发现 5 个个体为携带两个位点突变的杂合子,表明两种突变可能紧密连锁,两种突变频率均为 3.6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VRTN 连锁突变等位基因并不能显著影响两广小花猪的肋骨数,但能影响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其中胴体性状方面,VRTN 基因杂合突变显著提升体直长 4.6%(P < 0.05)和体重 9.6%(P < 0.01),体斜长提高 3.5% 但差异不显著,背膘厚和皮厚分别增加 6.5% 和降低 3.7% 但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方面,突变杂合子的明度 L、色度指数 a 值和 b 值分别增加了 0.01%、14.7% 和 8.4%,失水率显著上升 51.2%(P < 0.05),剪切力和 pH 值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两广小花猪群体中检测到 VRTN 基因 g.20311_20312ins291 和 g.19034A>C 两种突变但频率较低,两种突变可能存在紧密连锁。VRTN 基因杂合突变不会提高两广小花猪胸椎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胴体性状,但也会对肉质性状带来不利影响,后续两广小花猪育种需要权衡 VRTN 基因突变对于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