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连续两年的大田对比试验表明,早稻于拔节初期每亩喷施万分之五的稀土农乐溶液50公斤,能增产5—7%,增收16—18公斤稻谷,其投入与收益比可达1:8以上。增产原因是显著提高了每穗饱粒数和千粒重。对多点小区试验作联合分析表明,在早稻拔节初期或孕穗始期(即到一叶露尖期),喷施万分之五的稀土农乐可增产5.4—12.4%。各种喷施稀土的处理,其稻谷产量均显著高于喷清水的对照,且稳定性好,故可在较广泛的地区应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尤以拔节初期和孕穗始期各喷一次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 安庆地区位于东经115°45′至118°48′45″、北纬29°32′30″至31°17′30″的亚热带与暖湿带接缘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长,霜期短,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均温14.5—16.5℃,无霜期215—257天,大地貌由大别山地、皖南山地、江淮丘陵和长江冲积平原构成。地带性黄棕壤、红壤以及区域性潮土,对本区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本区共十县,耕地总计484万亩,其中水田339万亩。近几年来,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便有人发现稀土元素对农作物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嗣后,东欧某些国家对此曾有零星报道,但应用于水稻,国外迄今未见报道。在国内,湖南省1973年便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我省起步晚,1982年才开始田间试验。1982~1983年主要是研究生理效应;1984~1986年才先后与宣城、安庆等地区的18个县(市)协作,进行增产效果的研究与示范。几年来,共作田间小区试验23个,盆栽试验2个,大田多点对比示范试验27个(包括300余块对比稻田)。1985年在安庆地区示范面积1万余亩,1986年示范面积23000余亩。  相似文献   
4.
<正> 安庆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处温暖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湿润季风气候,干湿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水热量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为235—245天,年降雨量为1200~1600毫米.境内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地貌俱全,母质类型复杂,土壤变异多样,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为农林牧等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配方优化施肥”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经济合理施肥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效益。随着对高产的追求,化肥施用很少是充分利用投入的过程,特别是氮肥失控,不仅造成植株郁蔽,光合效应降低,而且因打破作物自然生态系的微生物间动态平衡而罹病;土壤残留氮,变成强致癌物—亚硝酸盐,污染环境,毒害人畜。本试验旨在提高肥料效应,克服不良的副作用,特根据土壤类型的缺素状况,摸索区域性的最佳经济施肥量,并联系土壤建立产量和最佳施肥模  相似文献   
6.
<正> 安庆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下游南北两岸,地处北纬30°05′至31°11′,东经115°50′至117°44′之间,属暖温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适宜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本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现有水田面积约390万亩,是本省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目前水稻产量很不平衡,部分地区水稻出现了熬苗病,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为此,1983—1985年我们对安庆地区的怀宁、望江、贵池、枞阳、桐城、岳西、太湖、东至、潜山、宿松等县进行了水稻考察,并根据水稻土锰元素含量状况和叶片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微肥田间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