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杂交粳稻株型特征及理想株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产 杂交粳 稻泗优68 6 、泗 优523 的株 型特征 在于 具有 协调 的茎、叶、穗 系,后 期叶 片日积累力 高,存活 绿色叶片 数多,熟 相佳。提 出了高产 杂交 粳稻 的理 想株 型 模式 ,并 阐述 了江 苏 省高产杂交 粳稻育 种的关键 ,是在塑 造理想株 型的基 础上,协调 竞争优 势与超亲 优势的齐 驱并进 。  相似文献   
2.
扬稻6号不同施氮水平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扬稻6号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于一体。在亩施7.5~17.5kg纯氮水平下,比汕优63平均增产6.25%,仿生产常量施纯氮12.5kg/亩,增产幅度达9.98%。扬稻6号产量构成因素表明,每亩有效穗和总颖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旋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粒重变化较小。增产机一旦国绿色光合叶面积功能维持时间长,群体受光姿态好,光合产物积累多,源、库、流三者关系协调,物质运转流畅。形  相似文献   
3.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及产量的优势普遍存在,不同性状间优势程度有显著差异,且株型性状如分蘖势、分蘖角度、单茎茎鞘重、比叶重及叶层空间区域分布、成熟期绿叶面积等对穗粒结构性状有显著影响。在所考察的杂种F129个性状中有22个性状与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显著相关。株型改良后的恢复系产量大幅度提高,所配制的杂种F1株型明显优化,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因此,改良恢复系株型,提高其综合性状,是实现杂交粳稻新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中籼稻扬稻6号“理想株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扬稻4号/3021的F1经60Co-γ辐射的后代为材料,运用"高生长量、高库容量、高充实度"的选择模式、个体植株"大、挺、疏、透、实、优、"及群体植株"足、强、秀、抗、立"的选择指标,对M1~M10连续选择,构建扬稻6号"理想株型".系统分析扬稻6号株型的库容、茎系、叶系、群体以及抗逆特征,并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籼稻"理想株型"构建的模式和田间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及产量的优势普遍存在 ,不同性状间优势程度有显著差异 ,且株型性状如分蘖势、分蘖角度、单茎茎鞘重、比叶重及叶层空间区域分布、成熟期绿叶面积等对穗粒结构性状有显著影响。在所考察的杂种 F1 2 9个性状中有 2 2个性状与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显著相关。株型改良后的恢复系产量大幅度提高 ,所配制的杂种 F1 株型明显优化 ,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因此 ,改良恢复系株型 ,提高其综合性状 ,是实现杂交粳稻新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不育系奥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粳稻品种经济性状的演变及高产育种的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980-1994年江苏省中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经济性状分析表明,江苏中粳稻育种由多穗型逐渐向重穗型演变。今后高产粳稻育种要在改良株型的基础上,以提高穗重为核心,即保持现有穗数和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中籼稻育种中,无论是形态株型育种,还是高光效生理育种,其实质都是协调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最佳值.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常规中籼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我省常规中籼稻高产品种的合理结构,明确育种方向.采用江苏省1981~1983年中籼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以及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1983年中籼稻新品系鉴定共80个品种(系)资料  相似文献   
9.
结果表明 ,不同旱作方式的生育特性相近 ,地膜稻比盖草稻产量略增 ;与水栽稻相比 ,旱作稻的生育期拉长 ,分蘖发生迟缓 ,高峰苗多 ,分蘖成穗率低 ,但最终穗数变化不大 ,株高及基部节间变短 ,总叶片数增多 ,叶片变短变窄 ,导致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减少 ,产量下降。但汕优 6 3适应性强 ,地膜处理的产量仍可达 75 0 0kg/hm2 以上 ,比水栽稻仅减产 2 .88%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不育系粤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粤丰A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无垩白米的优质型野败不育系,引进后采用双亲品质等性状互补原理,与优质恢复系R6547配组,实现了双亲品质等性状基因的等位性,育成优质杂交灿稻组合丰优香占,其稻米品质9项指这到颁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产量水平达600kg/亩,抗生强,对抗进国内稻米优质和优质稻种子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